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政策法规  节能产业网 >> 政策法规 >> 时政要闻 >> 正文
平欣光在2007广州市节能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07/11/13 12:34:55 用手机浏览

 

同志们:
  节能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高,专业性强,抓好节能培训是推进整个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意义十分重大。今天,我市首个节能培训班开班了,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感


  (一)加强节能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本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去年初,国务院首次将降低能耗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约束性指标之一,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战略目标;将能耗指标作为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内容,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省政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东省节能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0年,广东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从2005年的0.79吨标煤/万元下降到0.66吨标煤/万元。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要求“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的约束性指标,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国家和省的要求”。另外,国家《循环经济法》正在起草,《节约能源法》预计年内可颁布实施。去年,甘新副市长在全省节能工作会议上代表广州与省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到2010年,广州市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的0.7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62吨标准煤/万元,比“十五”期末下降20%(高于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目标),年均下降率4.36%。各区、县级市政府和企业都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重要决策和部署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抓紧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扎扎实实抓好节能工作。


  (二)加强节能工作是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工业是能耗最大的产业,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工业能耗占全市总量的60%。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等重要举措,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与国内城市相比,主要能耗指标已位居大城市的前列。2005年我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3吨标煤/万元)均比北京(1.5吨标煤/万元)、天津(1.45吨标煤/万元)等城市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市还有很大的节能余地(我市工业能耗约为韩国的1.4倍,美国的1.8倍,日本的4.7倍)。下一阶段我市节能降耗的任务更加艰巨,工业重型化结构发展加快,能源消费总量仍会呈刚性增长。面对这些情况,各级政府和企业要迅速行动,把节能降耗工作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攻方向来抓,狠抓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努力完成各项节能工作任务。


  (三)加强节能工作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前,能源消耗是企业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际市场绿色产品的重要指标,极大地影响着产品竞争力。去年1-11月,全市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扬10.9%,而工业品出厂价格仅上升1.2%,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很大挤压,不少企业出现效益下降、亏损增加等情况。推进节能增效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生存之道,一方面,如果企业不通过节能降耗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其自身的竞争优势会削弱,市场拓展受影响,还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只有推进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才能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要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市节能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降耗。“十五”期间,尽管我市重工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43.2%提高到2006年的63.5%,但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由2000年0.48吨标准煤/万元、1.7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5年0.36吨标准煤/万元和1.30吨标准煤/万元,下降率为25%和22.9%,年均下降率为5.67%和5.1%。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降低5%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2000年的83.48%提高到去年约92%;工业粉尘排放量由2000年的12.24万吨下降到去年约0.5万吨;去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每千瓦时工业用电创产值26.1元、增加值7.0元、利润1.7元,均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近几年主要工作概括起来是八个“积极推进”:


  (一)积极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进世界一流和中国最优的生产力骨干项目,促进资源向高端产业链集中。去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2000年提升2.4个百分点,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测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相应降低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就降低约1个百分点,可见,我市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来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加快发展技术含量高、能耗低的汽车制造等机械装备制造业和石化、电子信息等高效低能耗产业。2005年,我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仅为0.10吨标准煤/万元,是全市工业总产值平均能耗的27.8%。我市耗电量较大的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每千瓦时电所创产值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05年每万元工业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分别为0.16吨标准煤和1.05吨标准煤,仅为全市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平均能耗的44%和80%。整治淘汰了一批能耗大、产出低、污染重、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全面启动“退二进三”系统工程,共关闭、停产、搬迁了147家工业企业。


  (二)积极推进工业节能技术改造。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的目标,以技改为突破口,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十五”期间,省市扶持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234项,带动企业投入节能技术改造资金近30亿元,都取得显著成效。例如,珠啤集团始终坚持走技改节能道路,节能降耗成绩斐然:目前吨啤酒耗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是4.99吨和82.45公斤标准煤,远远低于6吨和115公斤标准煤的国际先进水平。去年,该集团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错流膜过滤取代硅藻土过滤技术改造、糖化二次蒸汽回收利用以及变压器低压回路节能三大节能技术改造,年节约蒸汽35000吨,节电540万度,直接经济效益达1650万元,其中错流膜过滤取代硅藻土过滤技术的应用还实现了亚洲啤酒酿造技术的重大突破,使每吨啤酒的过滤水量比硅藻过滤下降25%,过滤酒损下降80%。广纸集团长期重视技术改造,“十五”期间每年节约标煤4万多吨,通过节能降低成本达1250万元,热电站热效率已达到53%,刷新了全省的最好水平。


  (三)积极推进热电冷三联供。目前,我市已建立9个集中供热热源点,替代了200余座工业锅炉,包括员村热电厂将实施区域供冷站项目,累计每年可节标煤约23万吨,节水约500万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第三产业应用蒸汽制冷,以提高用户经济效益,减轻电力不足的压力。例如,东方宾馆使用广州发电厂的蒸汽制冷后,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回收溴化锂空调主机运行产生的约80℃蒸汽冷凝水,作为日常热水利用,每年节约费用300多万元。广州火车站、新大新公司、金广电大厦和金广电小区使用广州发电厂提供的蒸汽进行制冷,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积极推进新能源的替代工作。在餐饮业推广醇基燃料替代柴油和液化气等能源工作,既安全环保,且比使用液化气节约费用约10%—15%。迪森集团乳化焦浆代油专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继全市第一个样板工程—广州溶剂厂10吨/小时油炉项目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后,分步推进10家企业实施乳化焦浆代油技术改造。经测算,使用乳化焦浆替代重油后,综合节能率可达40%以上。推进二甲醚的应用,广泛用于民用领域、精细化工领域和车用燃料领域。目前年产105万吨的二甲醚替代石油项目已在我市南沙小虎岛开工建设,一期工程现已准备投产。


  (五)积极推进节能管理新模式。构建节能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节能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等服务,帮助企业实施重点节能工程项目。我委组织广州威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节电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一对一”的节电方案,帮助部分企业实施了节电改造,推广最合适的节电产品及技术。这些项目改造后年节约用电量约2000万千瓦时,对推动我省企业节电工作起示范作用。


  (六)积极推进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年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市工业耗能总量的8成,因此,强化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是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关键。去年初,我委向全市工业企业发出了《关于做好全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对工业企业实施节能降耗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下半年,启动了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对重点耗能企业实施监控,签订了部分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书,要求百家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节能规划及方案,确保实现省市下达的节能目标。


  (七)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节能降耗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是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之一。为推进这项工作,我市成立了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甘新副市长亲自挂帅,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成员单位包括市23个职能部门。我委牵头组织编写了2006年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以及广州市循环经济工作方案。铺开了重点企业和园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市共有29家企业和园区被列入省循环经济(第一批)试点企业(园区)名单,约占全省试点企业和园区总数的40%。


  (八)积极推进多层面的节能宣传。近年来,我市向社会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节约用电倡议书》,发动党政机关带头节约用电(其中市政府大院节电率达到28.03%),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积极响应,各部门、各单位制定了相应的节约用电和避峰用电方案,促进了第三产业单位节电工作。以“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为主题,在电视、电台、报刊和互联网,以新闻、专题报道、时事评论、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节约能源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市工商业节能工作与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一是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位,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没有制定和落实节能制度,没有设立节能主管部门和配备专职人员;二是节能投入不足,措施不得力,考核不到位;三是节能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四是产业经济还未彻底摆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电力、钢铁、建材等产业的能耗仍过高,在电机节能和系统节能等方面还做得不够;五是产业集聚度不够高,产业内部未形成循环利用的依存关系,单个企业实施节能的投资成本高;六是能源统计、能源计量和能源评估分析等节能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节能服务机构和监测队伍建设滞后。


  三、要进一步明确今后节能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节能目标为:到2010年,百家重点耗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6%以上,百家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主要耗能设备能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大家要再接再厉,从现在开始,集中力量,狠抓落实,突出抓好“一条主线”、“两大重点”、“四项措施”和“四项制度”,努力完成节能工作目标。


  (一)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从根本上降低产业能耗。


  1.优先发展低耗能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目前的工业结构,如果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也相应降低1.3个百分点。要加快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品牌带动,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业附加值率,降低产品单耗;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船舶制造、楼宇成套装备、数控机械装备等机械装备工业八大领域,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要积极推动商贸、信息、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构建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平台,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相协调的产业结构。


  2.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的规定,重点淘汰一批水泥立窑、小钢铁及不符合能耗标准的在役机电通用设备;逐步改造和淘汰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常规小火电机组(含燃油发电机组)、燃油锅炉、反射炉等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力。“十一五”期末要淘汰所有不符合能耗标准的高能耗在役机电通用设备及装置;明年底前淘汰全部干法中空窑、湿法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大幅度削减立窑水泥生产能力,依法关停并转规模小于20万吨、水泥质量不达标的水泥企业;要分期分批拆除现有集中供热有效范围内的工商业锅炉,扩大集中供热范围。各区、县级市和重点企业要制定计划,加快实行关、停、并、改,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依法停止供电。


  3.促进形成生态化循环型产业布局。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分行业集聚关联企业,优化企业协作流程,建设园区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统,促进企业间资源循环式利用、变废为宝、集中治污、集中供热和供汽,形成整体节能降耗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大力实施“退二进三”工程,将不适合在外环路以内发展的“退二”企业,向本市工业集聚区高水平迁建或省内粤北、东西两翼转移,到2010年前分期分批将180家企业迁出广州市区。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低效益项目,提高高耗能项目的准入条件,实施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新建项目必须达到该行业能耗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各区、县级市和各企业集团要将万元产值和增加值能耗指标作为项目引进的主要审核内容,从源头上限制高耗能、低效益项目的进入。对项目达不到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的,不得审批、核准;建成后,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予验收。


  (二)突出抓好节能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两大重点”,带动整体节能工作的开展。


  节能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工作,必须从工业、商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全面推进。但要注重工作方法,找准切入点,善于抓住一些高耗能的重点行业和企业,下大力气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这样才能抓出成效。


  1.切实抓好节能重点领域。要抓好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参照国内外先进能耗水平,分类制定和完善我市重点产品能耗、水耗限额标准、大型耗能设备能耗限额标准等,建立以重点行业为主、覆盖各行业的节能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重点推进燃煤、燃油锅炉(窑炉)改造、中央空调节能、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


  2.大力实施百家重点企业节能行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节能管理机构,明确节能职责,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到车间和班组;二是加强目标管理,科学制定本企业“十一五”期间和分年度节能量化指标,编制节能规划,并报经贸部门备案;三是加强企业能源评估及审计,对企业的能源消耗过程进行全方位检验、检查、评价、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技术改造方案。四是加强节能数据库管理,按照原国家经贸委《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和《广东省节能管理条例》的规定,做好能源消耗的原始记录,建立健全能耗分析和能源统计制度,并按规定如实、及时报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五是加强节能奖惩。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员工业绩考核范围,对节能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不能完成节能目标的要追究责任,节奖超罚。各区、县级市经贸部门要负责组织制定本辖区“十一五”期间节能目标和实施计划,督促重点企业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


  (三)突出抓好节能工作的“四项措施”,全面提升节能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以科技创新促节能。科技进步是节能降耗的重点和根本,也是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据有关研究机构分析,技术进步对节能贡献率达到40%-60%。未来几年我市节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除了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外,关键要看我们能否按照去年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大会的精神,加快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以科技创新促节能。一是加强节能技术开发。组织实施重大节能技术专项,重点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重大节能技术项目要优先列入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加快节能技术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积极发展节能产业,大力开发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和替代石油。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积极研发制造节能、节水、节材、低耗型产品,研发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技术工艺,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努力培育节能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二是加强节能技术推广应用。应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是节能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要鼓励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推行区域冷热电联产,积极应用蒸汽制冷或集中供冷技术;推广应用乳化焦浆代油节能技术,推进新能源替代;广泛开展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和写字楼、商场、酒店节电;试行蓄冷中央空调,降低峰期用电,减轻电网和电源建设的压力。加强节能产品、绿色环保产品的认证和认定,鼓励企业及居民使用节能和绿色环保产品。三是加大耗能设备工艺更新改造力度。抓紧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耗能设备工艺更新改造计划,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运用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加快高耗能设备的更新换代,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提升成套设备和组合加工设备的集成化、自动化水平;用信息控制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提升大型连续加工工业的控制水平。四是加大节能资金扶持力度。市技术创新财政扶持资金重点支持节能公共服务平台、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重点行业、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工程以及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发展节能产业等。


  2.以管理服务促节能。国际ESCO(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是一种鼓励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与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合作,促进节能产业化,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新型节能管理模式。这种新型节能管理模式最适合实施节能技术研发力量不足、节能改造资金不充裕的企业,能有效降低和分担企业节能投入的风险和成本,是国家和省市重点推行的节能技术推广新机制。要加快培育专业化节能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各节能技术服务机构都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范围,增加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帮助企业实施节能降耗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各企业在选择节能服务机构和节能技术时,要进一步提高警惕,要充分了解节能技术产品的优劣,规避市场风险。市正在重组节能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该中心成立后,将作为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平台,承担一些政府委托职能,积极为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3.以宣传教育促节能。要组织面向企业的经常性节能技术和工作交流,开展节能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合理用能的管理水平,促进管理节能,落实节能责任。要组织面向全社会的节能宣传咨询系列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要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节能降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节能降耗先进典型和经验,曝光严重浪费能源的行为和现象,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4.以执法监察促节能。节能监察(节能执法检查)是督促重点耗能企业落实节能目标责任的重要手段,各级经贸部门要严格按照《节约能源法》和《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的规定,组织开展节能执法检查,依法实施严格的节能管理制度,加大惩戒力度,切实把节能降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市将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对重点耗能企业依法开展节能检验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核定各企业是否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各重点用能单位要积极配合。今年,市有关部门将组织联合行动,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等情况。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耗能产品,禁止进入市场销售;对违法违规用能的单位和企业,限期实行整改,屡教不改的,公开曝光;对不自觉执行能效标准、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的违规设计单位,要采取惩罚性措施,促使用能单位增强节约用能意识,自觉依法用能。


  (四)突出抓好节能工作的“四项制度”,完善节能工作的保障机制。


  1.落实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一是分解落实节能指标。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今年,市政府将分解落实GDP能耗指标到辖区、县级市政府、各重点企业。各单位要依法加大节能工作力度,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签订节能指标任务书,制定能耗指标分解方案,层层分解节能目标。二是建立节能管理机构。张广宁市长在全市工商业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节能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各区、县级市和重点企业要尽快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门机构和专人抓好节能工作。  


  2.健全能源统计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全市能源消耗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建立能够反映本区域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体系。强化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完善我市工业能源消耗基础数据库,推进全市工业节能监管信息化。


  3.实施能耗指标公报制度。今年开始,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区、县级市、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各单位要把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作为经济形势分析和监测的重要内容,抓好监测和考核。


  4.加强节能业绩考核制度。制定具体的节能考核实施办法,实施节能工作问责,奖优罚劣。根据市公布的各单位节能指标完成情况,对完成全部节能目标的区、县级市政府和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实行“一票否决”。


  同志们,做好节约能源工作,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事关企业的存亡和发展,事关广大市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集中力量,扎实工作,多措并举,全力推进,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广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节能减排补助新政出台 合同能源管理奖励全面废止
关于印发《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审计署:2.7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被违规使用
节能减排进度滞后 财政专项资金或加码
关于下达2013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通知
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节能环保支出逾90亿元
2013年度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开始申报
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申请指南(2013年度)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