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政策法规  节能产业网 >> 政策法规 >> 国家政策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间:2019/2/18 22:59:22 用手机浏览

2月18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创新成未来发展支撑

《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规划纲要》也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目标: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规划纲要》展望,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为金融市场送利好

《规划纲要》也为金融市场带来诸多利好,主要有:
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在广东为港澳投资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好落实CEPA框架下对港澳开放措施。

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按规定在大湾区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资本市场,参与投资境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

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着力发展航运金融、科技金融、飞机船舶租赁等特色金融。支持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按规定共同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探索建设国际航运保险等创新型保险要素交易平台。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服务大湾区建设发展。探索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在跨境资金管理、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

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

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依托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交通基建率先受益

交通基建通常是区域建设中最先受益的板块,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珠三角地区的内地与港澳交通链接还有待提高,深圳目前有九大关口直通香港,广州仅有广九直通车和广深港高铁直通香港,而珠海到澳门仅有湾仔、横琴和拱北口岸。相对于其它对标湾区交通自由流动,内地与港澳的交通流动性仍有不足。

东莞证券分析师黄秀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随着大湾区的建设,会给基建类公司带来机会,其中主要受益的应是广东省内相关公司。“央企由于体量过大,大湾区的业务对其影响较小,而本省企业在此布局较多,拥有明显的优势。”

航运物流迎来机遇

作为湾区经济带,航运建设发展自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天然良港,航运优势明显,但区域内港口也面临诸多同质化问题。

广证恒生分析师苏培海表示,大湾区港口之间的协调统一程度不够,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交通配套设施仍待完善。

针对航运物流层面短板,广州已经采取行动。嘉诚国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为了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广州提出建设“超级中国干线”项目,“超级中国干线”项目可以让物流企业在南沙的物流中心成为没有跑道的空港。

航运发展同样带来施工需求。粤水电总经济师冯宝珍介绍,所有湾区都是港口经济加产业经济的驱动模式,要发挥香港的航运国际中心龙头的作用,就需要把现有航道改大改深。“以公司参与的广东省北江航道升级扩张项目为例,就是在现有水利枢纽基础上,旁边另建一个船闸,把航运标准从500吨提升到1000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LED照明补贴名单出炉 首批10家上市公司入围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