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省、市经贸委下达的年度能源审计监测计划或企业委托,通常先与企业联系沟通,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安排,商定进厂时间,明确工作内容,制订审计方案,并提前通知企业,做好审计的准备工作。
2、审计监测人员进入企业后,召开有关科室、车间人员座谈会,了解和熟悉企业生产、管理及经营情况,使企业法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明确审计工作的目的、内容及方案,提出对有关科室和部门如何配合好审计工作的具体要求。

3、审计人员深入车间、科室,按审计工作要求了解企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调取各种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进行仓库物资抽样盘存,门卫对物资进出的记录,确定审计监测的重点等。
4、企业应按要求如实提供审计资料,资料收取完整以后,审计组按照企业购进的能源、资源在生产经营的流程,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封闭式审计分析、核算、评价。
5、在进行审计分析诊断的同时,监测人员利用监测仪器对企业的重点耗能设备、生产工艺系统等运行效率情况进行测试,并汇总计算测试结果,列出表格或图文找出节能障碍、潜力及改进措施建议。
6、根据审计和监测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查找问题,进行诊断和综合评价,作出审计结论,完成能源审计报告书。
7、审计报告书完成后,首先要与企业负责人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8、举行所有企业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参加的审计结果发布会。
9、企业能源审计的频率,一般每隔2年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