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商业资讯 >> 正文
新美环保XMFC-01扬尘传感器入围卓商通环保设备网官方推荐产品
来源:节能产业网 时间:2020/10/27 17:07:26 用手机浏览

新美环保与环保设备网-卓商通(www.zhuoshang.net)达成战略合作,成功成为卓商通环保网官方推荐环保单位,公司自主研发的XMFC-01型扬尘传感器成为卓商通环保网的官方推荐扬尘传感器产品。

XMFC-01泵吸式动态加热激光粉尘仪,是一款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工业级粉尘传感器,集成PM1.0、PM2.5、PM10、TSP颗粒物浓度监测为一体,采用泵吸式气体流检测,流量稳定,数据精准。内置温湿度传感器智能调节、智能加热、智能除湿、智能除尘、自动校准,是一款高集成、高智能、高精度的一体化扬尘传感器。PM1.0、 PM2.5、PM10、TSP分别为大气中直径为1.0、2.5、10、100微米的颗粒。PM2.5、PM10传感器又称作粉尘传感器,能够检测空气中直径为0.3 ~ 10 微米悬浮颗粒物的浓度。PM100传感器,又称作为全尘传感器、扬尘传感器或TSP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直径为1~100微米悬浮颗粒物的浓度。XMFC-01使用进口激光器与感光部件,采用激光散射原理,测量精准、数据稳定、运行可靠,适用于工地、矿场、施工道路、工业园区、垃圾站、港口码头、智慧景区等室外区域的在线粉尘浓度检测。

XMFC-01扬尘传感器工作原理

激光散射原理:

当激光照射到通过检测位置的颗粒物时会产生微弱的光散射,在特定方向上的光散射波形与颗粒直径有关,通过不同粒径的波形分类统计及换算公式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实时颗粒物数量浓度,按照标定方法得到跟官方单位统一的质量浓度。

除湿原理:

传感器内部密闭气仓内设有加热模块,通过湿度监测传感器检测湿度,在湿度过高的情况下自动加热, 降低湿度,实现动态自动加热除湿功能,相比市面上通过采样头的加热方式,密闭性更好,受热更均匀,检测数据更准确。

除尘原理:

自动定时吹扫技术,清洁传感器内部的灰尘。

XMFC-01扬尘传感器技术参数

1

测量精度

PM2.5  <100ug/m3,误差:10ug/m3;

100~30000ug/m3,误差:10%




PM10   <100ug/m3,误差:15ug/m3;

100~30000ug/m3,误差:15%




TSP     <100ug/m3,误差:20ug/m3;

100~30000ug/m3,误差:20%

(以GRIMM参考,25 ℃,50 RH环境条件)


2

检测原理

激光式(进口激光源)


3

气体采样方式

泵吸式(进口气泵)


4

测量量程

PM2.5:0.1~30000ug/m3    PM10:0.1~30000ug/m3    TSP: 0.1 ~30000ug/m3


5

分辨率

PM2.5/PM10/TSP:0.1ug/m3


6

颗粒物最小直径

0.3um


7

泵吸气体流量

1.5L/min


8

除湿加热功率

5W


9

输入电压

DC 8-30V


10

额定电流

250mA-900mA


11

休眠电流

10mA


12

工作温度

‘-30~70℃


13

工作湿度

0~90%RH


14

通讯接口

RS232/RS485/定制

默认 RS485

15

通讯协议

Modbus-RTU


16

软管尺寸

外径:10mm

可定制

17

产品尺寸

206.8x153x61mm

不包括安装耳朵 不包括软管接口

XMFC-01扬尘传感器功能特点

◆ 01数据准确:激光检测原理,进口工业级激光光源;

◆ 02数据稳定:泵吸式恒流气体采样,1.5L/min流量稳定测量;

◆ 03智能控制:温湿度监测,自动校准;自动除湿,减少湿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自动除尘:减少灰尘污染,避免频繁拆机清洗传感器激光头;

◆ 04响应快速:数据更新频率为1Hz;

◆ 05便于集成:串口输出(RS232/RS485/可定制),默认为RS485;

◆ 06分辨率高:分辨率高,0.1ug/m3,最小颗粒直径达 0.3 微米;

◆ 07安装便捷:只需外接软管和数据线,配高规格采样头,即买即用;

◆ 08维护量小:自动除尘、自动除湿,自动故障修复和报警,大大减少人工维护;

◆ 09寿命长久:产品可在恶劣气象条件和污染严重地区长久使用,数据精准稳定;

◆ 10标准认证:产品可通过CPA和CCEP认证以及CE/FCC/RoHS认证。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