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商业资讯 >> 正文
J.D. Power:汽车厂商需打造完整延续的数字化售后服务体验
来源:节能产业网 时间:2020/11/5 14:39:10 用手机浏览

奥迪、东风悦达起亚分列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豪华车和主流车细分市场第一

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显示,虽然数字化应用已经逐步植入经销商各阶段售后服务流程中,但经销商的全流程数字化应用能力还比较弱,数字化手段对经销商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促进作用仍然有待提高。

J.D. Power 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这项研究评测的是拥车期为13至48个月的车主对过去12个月内在品牌授权经销店的服务经历的满意度。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得分采用1,000分制。

研究显示,经销商店内服务的数字化应用相对丰富,其中服务设施的数字化程度高达58%,接待和诊断流程的数字化程度为39%;而在远程服务端的数字化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其中服务预约流程的数字化应用比例不足三成(29%)。此外,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预约的车主中,三成用户表示到店后经销商声称未收到预约或安排失败。

J.D. Power中国区数字化零售咨询事业部负责人谢娟表示:“虽然汽车厂商已经逐步增加了数字化工具和手段在售后服务场景中的应用,但某些关键服务场景的数字化执行能力还不理想,不同服务流程间的数字化应用缺乏延续性,从而容易导致用户的售后服务体验断层,影响整体售后服务满意度。”

今年的研究还显示,一些售后数字化工具的使用率并不高。以了解服务进度为例,通过车间监视器和电子看板了解服务进度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23%和22%,通过厂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App了解服务进度的比例仅有15%,却有超六成(61%)用户通过经销商服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来了解服务进度。

“数字化能力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有赖于不同服务流程和系统间信息流的打通,同时需要提高数字化工具本身的使用体验,并加强数字化工具主动推送的能力,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使其形成依赖。”谢娟表示。

以下是该研究的其他发现:

豪华车市场整体售后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主流车市场:2020年行业整体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为747分,豪华车品牌(774分)的售后服务满意度领先于主流车品牌(742分)32分。

韩系领跑,自主品牌与其他品牌差距继续缩小:韩系品牌的售后服务满意度(761分)领先于其他车系,相比2019年上升5分。欧系品牌和自主品牌今年进步幅度相对较大,而且自主品牌进一步缩小了与其他品牌的差距,距离排在其前一位的日系品牌由2019年的10分缩小至2分。

高售后服务满意度品牌的再购率约为低满意度品牌的两倍:高售后服务满意度品牌车主再购现有车辆品牌的比例为32%,约为低满意度品牌(19%)的1.7倍。其中,德系品牌车主的现有车辆品牌复购率(80%)远高于其他车系。

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排名

奥迪以797分位居豪华车细分市场售后服务满意度榜首。路虎(779分)和宝马(777分)分列第二和第三。

东风悦达起亚以779分位列主流车细分市场第一名,广汽菲克Jeep(766分)和广汽本田(764分)分列第二和第三。排名前十的主流车细分市场中有四个自主品牌,分别是广汽传祺(760分)、吉利(753分)、BEIJING(744分)和WEY(744分)。

J.D Power今年重新设计了售后服务满意度模型,通过考察包括服务预约、接待与诊断、服务设施、服务价值、服务质量和服务团队在内的六大因子来传递全面的用户服务体验分析,以及对客户满意度的评价。

2020年研究是基于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购买新车的32,702名车主的反馈。数据采集工作于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间在70个中国主要城市进行。

关于J.D. Power(君迪)

J.D. Power(君迪)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市场研究和咨询、数据及分析服务企业,致力于帮助企业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推动业绩增长并提高利润。公司成立于1968年,在北美、南美、亚太和欧洲地区设有多个办公室。更多信息,请访问china.jdpower.com,或关注J.D. Power中国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了解J.D. Power 及广告宣传规则,请访问www.jdpower.com/business/about-us/press-release-info。

J.D. Power 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CSI)豪华车品牌排名

J.D. Power 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CSI)主流车品牌排名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