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商业资讯 >> 正文
唯思冠:生活方式如何影响精神健康?
来源:节能产业网 时间:2020/11/12 11:27:29 用手机浏览

唯思冠:接近30%的人在一生中会受到精神障碍的困扰,很多精神障碍的心理及药物治疗尽管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不能充分满足治疗需求。

长期以来,生活方式因素(如体育锻炼、饮食、吸烟、睡眠)往往与躯体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出现了「生活方式精神病学」(lifestyle psychiatry)的概念。在这一背景下,很多指南已开始重视健康生活行为在精神障碍预防及治疗中的地位。

核心发现

唯思冠提示一、体育炼可作为多种精神障碍的一级预防及治疗手段

体育锻炼可有效降低某些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运动干预可作为抑郁、焦虑及应激相关障碍、精神病性障碍及ADHD的辅助治疗手段。

公共卫生指南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或上述运动的某种组合),以降低成年人各种健康状况的风险。

现有推荐主要将有氧运动及心肺健康作为运动干预的重点,心肺健康本身即可降低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肌肉力量及阻抗训练也可预防精神障碍,力量训练可显著改善精神健康,这一效应可持续存在并超过有氧运动。

唯思冠提示二、睡眠差是罹患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

睡眠与各种精神疾病存在前瞻性联系,睡眠障碍可显著增加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风险。

睡眠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亚临床抑郁症状,用于精神障碍患者时,睡眠干预改善抑郁的效应量甚至更大。总体而言,睡眠不佳似乎在精神疾病的起病及恶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唯思冠提示三、吸烟是一系列精神障碍重要且可变的高危因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吸烟与抑郁症、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起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戒烟并不会导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健康状况的恶化,且事实上似乎可以改善这一人群的精神健康。此外,基于躯体健康风险,精神科对戒烟的迫切需求也已经得到了认识——吸烟是导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预期寿命缩短15-30年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吸烟是导致精神疾病及健康状况不均的原因,促使人们进一步研究某些减害方法(如电子烟)的潜在收益。

唯思冠提示四、饮食与常见及严重精神障碍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多项meta分析表明,健康的饮食习惯与抑郁症状风险显著降低有关,但与已确诊的抑郁症及其他精神障碍的前瞻性联系尚未得到建立。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现有很多临床研究已经表明,饮食干预可以与标准治疗联用,以改善预后。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附联系方式),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