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中国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电力煤炭 >> 正文
煤炭产业遭遇“倒春寒”国内煤炭去库存将持续
来源:中国产业网 时间:2014-2-17 21:21:35 用手机浏览

  截至2月7日,秦皇岛港动力煤库存突破800万吨的库存警戒线,创下自2013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如果加上曹妃甸港、京唐港和天津港,北方4港的动力煤港口库存就将近2200万吨。由于下游需求未见明显回暖,这一库存数据仍有继续攀升的可能。经历2013年四季度市场价格持续上升、景气度走势平稳的短暂回暖后,煤炭产业的市场行情遭遇了严酷的“倒春寒”。

  更严峻的是,库存高企不仅限于码头,而且已在煤炭企业和用煤大户的产业链条上传导开来。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四季度末,煤炭产业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11.8%,较上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也表明,截至去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约3000万吨。今年以来,煤炭企业库存增长的势头并没有减弱。

  重点发电企业存煤方面,截至2013年12月底,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59万吨,同比增长0.6%。从2014年以来的情况看,电力企业存煤状况同样存在继续增加的动力。此外,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受困于化解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压力,耗煤量也有所减少。

  总的来看,煤炭企业库存高、港口煤炭库存高、电厂煤炭库存高的“三高”局面已经形成。造成煤炭库存高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从供给层面看,近年来煤炭产业持续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投资,产能建设相对超前,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在下游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些产能很难得到有效消化。而去年四季度,煤炭价格的报复性反弹发出了市场回暖的错误信号,导致一些煤炭企业不顾“产业正处于寒冬期”的现实,开足马力生产,造成煤炭库存积压。同时,进口煤凭借价格优势,特别是在国内煤炭价格出现报复性反弹后,持续冲击国内煤炭市场,加剧国内煤炭供给相对过剩,也加剧了各个环节的煤炭库存持续增加。

  从需求层面看,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出现罕见的气温偏高天气,电力迎峰度冬的压力减弱,电力用煤减少;适逢春节,下游工业企业停工导致煤炭日耗急剧下降;下游行业在政策因素影响下,煤炭需求减弱,买煤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去年四季度,煤炭市场已经出现“无量空涨”的行情,煤炭价格虽然环比上涨,但销售收入同比增速却由增转降,表明市场需求并未增加。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在市场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出现持续下滑,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一路走低,1月29日跌至584元/吨。库存高企,价格下滑,将使煤炭企业的经营困难继续加大。

  业内有一种观点乐观地认为,煤炭产业的景气走势已经趋于平稳,各项指标有望得到修复,产业经济周期性调整有望软着陆。不过,长期来看,煤炭产业仍面临全球煤炭产能过剩,进口煤持续冲击,国内煤炭产能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此外,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持续推进,也在一定程度减少了煤炭用量。短期看,春节后动力煤处于供需淡季,加上1月份贸易商进口合同集中兑现,国内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受到抑制,国内煤炭去库存化过程仍将持续,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不会改变。因此,煤炭产业短期内摆脱不利局面、走出产业“寒冬”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要熬过这轮“倒春寒”的行情,关键是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在资源约束、成本约束、资本约束、市场约束、绿色约束等条件下,找到新的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而从宏观层面看,必须加快依靠改革与发展化解产业运行中的不利因素,特别是要更彻底地推进煤炭产业市场化改革,尽快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引导煤炭产业优化产能结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千方百计化解已经形成的相对过剩产能。只有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煤炭企业才不会畏惧“春寒”。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专家:30%煤企或出局 哪能傻子挖煤都赚钱
大矿挺价压力大 业内料国内煤价将下行
全社会煤炭库存4亿吨 1吨煤亏20元
煤炭产业严重滑坡 煤炭大国乌克兰要买煤过冬
中国煤炭产业资源税改革步伐加快 税率成博弈焦点
煤炭业全面发力 各界合作共促产业升级
煤炭“收费清单”出炉 为煤炭资源税开征铺路
大集团港口报价调 煤价旺季难旺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