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中国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钢铁有色 >> 正文
钢铁流通市场“蓄水池”作用持续减弱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3-7 19:52:31 用手机浏览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徐莉颖认为,钢铁企业库存不断创下新高和社会库存温和上升局面的出现,表明随着国内钢材市场微利经营局势难以改观,流通市场的“蓄水池”作用正在持续减弱。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库存量为1726.59万吨,较2月上旬增加93.75万吨,环比上涨5.74%,2014年节后重点钢企库存连续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重点钢铁企业库存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春节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库存增量分别为193.6万吨、185.3万吨、143万吨、85.5万吨和272.3万吨,2014年春节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库存增量创新高。

  对比历年钢铁企业库存峰值发现,2010年至2013年节后库存最高点较年前的涨幅分别为26.1%、29.4%、30.4%和37.1%。目前重点钢企库存为1726.6万吨,较年前增加366.1万吨,涨幅为26.9%。按照惯例,年后钢企库存高点通常出现在节后半个月至一个月。因此预计重点钢企库存还将继续增长创出历史新高,在3月上旬至中旬左右达到高点,之后或有回落。

  与不断创出新高的钢铁企业库存相比,今年节后钢材社会库存则显得格外低调,延续2013年国内社会库存低水平的态势。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节前国内社会库存1364万吨,为近5年来最低冬储库存量。2014年节后首周国内社会库存1583万吨,较节前增加218.6万吨,春节期间社会库存增幅为16.0%,同样为5年来最低增幅。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监测库存连续数据显示,历年来春节后出现的库存峰值均为全年库存峰值。2010年至2013年节后全国社会库存峰值集中出现在节后第四周至第五周。而截至今年节后第三周,国内社会库存1858万吨,较去年2080万吨的社会库存峰值仍有较大距离。总体来看,今年节后国内钢材社会库存上升较为温和,与低冬储库存的操作手法相匹配,共同反映市场对于节后钢铁市场的谨慎看法。

  以上数据表明,随着国内钢材市场微利经营局势难以改观,流通市场的“蓄水池”作用正在持续减弱。流通市场风险意识的加强,使得库存压力自下而上逆向挤压,社会库存规模同产量、钢铁企业库存的大幅扩张不同步。而这种变化更多是源于钢贸商的主动控制而非被动。

  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多种经济因素导致钢铁产业链中间环节的钢贸流通商对行业盈利的超额预期不断减弱。加之钢铁行业持续微利运行,资金紧张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且市场风险意识强化。这些都导致了“蓄水池”作用的减弱。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钢铁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将大有作为
盛宴过后 钢价回归低位震荡
多家停产钢企重新点火 4月粗钢日均产量或创历史新高
钢铁价格强势反弹 部分上市钢企一季度业绩改善
各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基数本月确定
钢坯连涨 钢市迎来提价小高潮
铁矿石再度大跌 钢铁企业迎来盈利窗口
钢市春暖:前3个月铁矿石外贸量同比大增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