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雾霾”成为我们一呼一吸间的焦虑与不安,正侵蚀着我们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与生存权利。你还想继续被雾霾天气所包围吗?雾霾天气怎样形成的?雾霾天气怎样才能消失?这是当前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
雾霾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产物,还是人类对环境的过于索求?雾霾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更是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据了解,目前国内有百分之八十的城市受到雾霾的影响。大家知道吗?2013年,根据Google官方的统计,除了死去的保罗沃克还有美国GDP的上涨以外,人们,不,是中国人,一直在关心一件事,那就是:雾霾。
城市为什么会出现雾霾?最近,北京开展了追查雾霾元凶的行动,对雾霾的成因进行了分类分析。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就会出现大范围雾霾。如何减少排放,成了治理雾霾的主要矛盾。大企业排放量最多,是雾霾天气主要贡献者,而这些企业的能效怎样评价,成了当前国家节能减排的头等大事。

据中科院对雾霾的六大来源分析,不管是大型工业企业,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是雾霾的制造者。既然制造雾霾大家都有份,那么减轻雾霾的责任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的行动。
中国能效之星的诞生,正是针对十二部委联合印发的《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中的万家企业。据统计,万家企业能耗占全国60%以上份额,大企业要提高能效,万家企业是重中之重。当然,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不局限于万家企业,国家节能中心也希望能借助中国能效之星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能效评价。
大型工业企业作为雾霾的主要“贡献”者,理应承担更多治理雾霾的责任。然而,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盲目减少能源消耗,将直接影响经济正常运行。提高能效,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经济转型的首要选择。“中国能效之星”应运而生,这一针对用能占全国能耗总量60%以上份额的“万家企业”量身定制的企业能效评价体系,吹响了大企业提高能效的号角。中国能效之星自2011年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以来,经历数次考察和论证,制定评价标准,发挥地方节能中心系统的专业技术和优势资源,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思路策略,展现出极具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的评价体系,采用市场化机制,企业自愿参与原则,让企业自觉自愿提高能效意识,采取节能减排行动。从国家节能中心公布的中国能效之星企业名单来看,包括了电力,化工,钢铁,冶金等高耗能企业,也有部分耗能量大的非工业企业(用能单位),如商场超市、宾馆饭店、高等院校等。 中国能效之星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万家企业等大型耗能企业将以此为契机,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参加评价活动,改进和挖掘节能减排、提升能效的机会和潜力。随着中国能效之星评价活动的推广,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其中。许多大型工业企业正在行动,实施节能减排行动,着力提高能效,为节能减排,减轻雾霾天气出一份力。作为普通老百姓,为除霾减霾又能做哪些事情?其实,咱们老百姓要做的很简单,少开汽车,减少细颗粒物的排放,倡导绿色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从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企业,特别是那些大型工业企业,应该自觉实施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行动,为除霾、降霾作出贡献,担当责任。普通老百姓,除了家庭用水用电用气节能外,常常采用公交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也是为减霾除霾做贡献。或许一个人不开车不会影响雾霾的形成,但是,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共同行动,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巨大的改变。企业和民众共同行动,为了共同的家园,为了给自己、家人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每个人的行动都不可替代。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方针的引导下,老百姓与企业共同行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绿色”出行,人人都能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为后代留下更多的绿色空间,将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建立节能长效机制、全力做好节能减排、提升能效工作,我们还需付出更多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