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中国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钢铁有色 >> 正文
“微刺激”出台 钢企盈利仍面临考验
来源:中国联合钢铁网 时间:2014-7-15 15:23:20 用手机浏览

    钢价连续走低,钢材市场需求正面临“停涨”的风险。近日财政部发文,对78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从7月31日起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业内预计,这项呼吁已久的政策落地,将有助于提振国内钢材需求。不过,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严冬,随着铁矿石价格企稳回升,钢铁企业盈利仍面临考验。

    “微刺激”政策落地

    7月11日,财政部发文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

    根据财政部通知,首批对国内完全能够生产、质量能够满足下游加工企业需要的进口热轧板、冷轧板、窄带钢、棒线材、型材、钢铁丝、电工钢等78个税号的钢材产品,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自2014年7月31日起,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7月31日前已签订的合同,且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实际进口的,允许在合同有效期内继续以保税的方式开展加工贸易。

    钢铁业内对于“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的呼吁由来已久。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落实公平税赋政策,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取消该政策。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曾表示,“我国是全球第五大钢材进口国,每年有1500万吨到1800万吨的进口量,其中有一半是来料加工,享受保税政策。这么大规模的钢材免收13%的增值税,对国内钢企是不公平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之所以推出进口钢材保税政策,当初是为了促进外贸发展,吸引外资。不过,随着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保税政策所带来的税负公平矛盾凸显。“取消保税政策,相当于一部分进口钢材失去免税、手续简便的竞争力,使国产钢材能够平等竞争,对冷、热轧板无形中增加一部分市场需求。不过,这个规模尚不足国内需求量的1%。”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坦言。

    钢铁需求未好转

    尽管钢铁业“微刺激”政策落地,但是由于行业整体依旧低迷,保税政策取消所带来的提振作用与国内庞大的钢铁产能、疲软的市场需求相比仍显得“杯水车薪”。

    目前国内钢材价格处在低位水平。根据中钢协披露的数据,7月7日-11日国内市场8个品种价格及指数均出现环比下跌。其中,钢材综合指数为92.32点,较前一周下降0.41点,较去年年底下降了6.82点。

    进入6月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钢铁下游需求转弱,钢材市场成交清淡。6月份兰格钢铁流通业PMI总指数为47.8,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显示需求偏弱,钢铁流通市场活跃度不高。分类指数则显示,企业销售量减少,下游订单较弱,钢贸企业采购意愿降低。兰格钢铁分析人士认为,7月份粗钢日产水平预计有所下降,供给压力将略有缓解,预计7月钢价或将触底。

    与钢价下滑触底相比,近期铁矿石价格已经企稳回升。数据显示,7月11日,直接进口铁矿石62%品位干基粉矿到岸价格为95.55美元/吨,环比每吨上升0.47美元,升幅为0.49%;当月平均价格为95美元/吨,相比于6月平均价格92.44美元/吨也有所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7月钢材市场仍低位窄幅波动,但铁矿石价格已微幅向上,这使得钢厂刚刚得以喘息的成本压力再次上升。7月钢铁厂效益能否好转,仍会面临考验。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国内钢铁行业PMI比上月回落5.8个百分点
中国外交部回应钢铁产能过剩
“过山车”行情 暴露钢铁业生态仍脆弱
粗钢产量逼近历史最高位 机构:警惕大幅下跌回调
中国钢铁业再陷美欧贸易壁垒包围圈
短期内现货钢价面临高位回调压力 铁矿石价创1年多新高
全球面临钢铁产能过剩顽疾
钢厂扩产 矿价有望回升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