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中国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钢铁有色 >> 正文
高铁出海“捆绑”国内钢铁业
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 时间:2015-5-15 15:06:55 用手机浏览

    近年来高铁市场不断发展且前景被普遍看好。全球高铁市场2013年时还只有1023亿美元的规模,到2014年即跃升至1120亿美元,预期这一市场在2019年将会达到1334亿美元。在全球高铁市场中,东盟国家正在成为中日法德等技术强国激烈竞争的焦点地区之一。

    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的“高铁外交”成效显著, 东南亚和中亚等邻国以及非洲、欧洲等都成为中国推销高速铁路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向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 亚、英国、美国、俄罗斯、缅甸、泰国等12个国家表达了合作建设高铁的意愿。而中国国内也进入“高铁时代”。随着中国铁路建设的开展,铁路用钢,以及相关 配套设施对钢铁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铁路建设所需的钢材品种涉及面很广,数量很大,且对性能要求很高。如车站、隧道、桥梁等土建工程,需要大量螺纹钢、线材、盘螺、圆钢等建筑钢材, 基本占到了铁路建设整体用钢量的6成左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仅用于铁轨铺设的钢铁大概为1300万吨,除此之外,每年全世界铁路的2%到3%还需要更 新,每一段铁路配套设施对于钢铁需求的拉动也不可小觑。相关统计还指出,每用1吨钢铁铺设铁路,需要3-5吨钢铁用于配套相关的车站、路桥、隧道、电缆、 机车等基础设施。

    从长远来看,中国高铁走向国外市场后,后续的运营、车辆购置、设备更新维修、周边土地开发等等都将带动未来钢铁的消费。张琳认为,随着国内外市场的逐渐开启,铁路建设行业的景气度将不断提升,再加上中国“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大战略,可谓铁路用钢的“及时雨”。

    在南美洲和非洲一些欠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铁路,所以在未来的建设中需要大量的钢材,短期内他们要发展,国内钢材产能又没法满足,因此进口钢材将成为满足这些国家建设的一个途径。

    目前,中国国内钢铁行业正遭遇产能过剩的问题,开展对外高铁合作,对化解国内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具有非常积极作用。未来,随着高铁进入国外市场,中国钢材抢占国外基建市场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高铁走出去是解决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一剂良方。国外许多地区在未来引进中国高铁同时,一方面会带动国内钢轨等原材料的进口,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地区整体生产设备较为落后,还会带动施工设备以及机车的进口,从而拉动机械工业的出口,这将对钢铁企业建设品牌、向中高端迈进更为有利,同时对化解国内钢铁产能过剩也较为有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煤炭业负债逼近4万亿 东中部煤企风险凸显
中国外交部回应钢铁产能过剩
水泥产能过剩拖累逾七成企业业绩下滑
全球面临钢铁产能过剩顽疾
“十三五”炼油产能过剩亟待化解
2016石化产能预警报告出炉 煤化工等过剩加剧
产能严重过剩 煤电建设遭遇大刹车
产能过剩成钢铁全产业链“毒瘤”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