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中国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建材行业 >> 正文
云南水泥产能严重过剩 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建材报 时间:2016-1-11 15:39:29 用手机浏览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云南水泥新增产能超过1300万吨,已造成80%左右的水泥企业亏损,额度高达11亿元,且亏损面还在不断扩大。云南水泥行业遭遇了史上最大“寒流”,水泥企业走到了破产倒闭、遣散员工的生死关口。

  行业大面积亏损形势异常严峻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8月云南省工业能耗4056万吨标煤,同比下降9.2%;工业用电量61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2%;实物煤耗4926万吨,同比下降11.9%;社会用电量9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64%;商砼产量139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9%;水泥产量6008万吨,同比下降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用电量、工业能耗等方面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充分说明了云南整体实体经济的低迷。

  云南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2015年1~10月云南水泥产量7452.34万吨,同比仅微增0.84%;1~10月份累计利润-3.81亿元,去年同期5.26亿元,同比下降-172.43%;亏损面同比扩大95.60%,总额超过11亿元。业内人士预估,云南省政府2015年税收较2014年同期至少减少10亿元。

  2014年云南省水泥行业销售利润率仅为2.65%,与全国31个省份比较,排名倒数第5位,企业亏损面接近50%,据云南省水泥协会估计,2015年云南水泥企业亏损面将达到80%左右,形势已异常严峻。

  究其原因,严重的产能过剩是导致云南水泥市场陷入当前困境的真正“元凶”

  产能无序增长危机即将爆发

  据云南省水泥协会统计,2014年云南省新增了13条生产线,增加产能1479万吨,总水泥产能近1.3亿吨;2014年总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37万吨,利润总额却较同期下降了3.69亿元。2015年云南省又投产了400万吨新增产能,2016年仍将有900万吨在建产能投产。

  2014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云南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水泥总量基本到顶,需求已经达到拐点。2016年,水泥市场又将新增1300万吨产能,这使得亏损面已达到80%、总额超过11亿元的云南水泥企业雪上加霜,已经到了危机爆发的边缘。

  落后产能仍在大肆运行。由于各方面原因,云南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远低于预期。目前仍有1000多万吨的小立窑和产能不足2000吨规模的约2000万吨落后产能在生产运行,这些落后小企业相对生产灵活,在质量控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更易“钻”政策的空子,这些产能原本在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之中,该淘汰却并没被淘汰。

  无视政策顶风建设新线。部分水泥企业无视国家审批政策与产能过剩现状,还有建设大型生产线的冲动,他们利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试图“边建设边报批”。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还在以各种理由核准新上水泥项目,导致本已过剩的水泥产能仍在增长。仅2015年已经投产、2016年即将投产的生产线,新增产能将达1300万吨。

  无证无照无序开采矿山。在云南水泥企业中,目前至少还有20多家企业未取得相关合规许可,无证开采矿山。这些高能耗、高污染、无证运行的企业至今仍将标以“试制品”的水泥源源不断地输入市场,给建筑安全及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劳资矛盾增加维稳成本。在云南省水泥企业,近两年来由于需求触顶、增速回落、恶性竞争、大面积亏损,导致员工收入下降,甚至面临失业。职工队伍不稳定的局面不断出现,劳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当前云南省水泥行业突出矛盾,社会不稳定事件及解决成本也将大幅增加。

  政府税收严重缩水。据云南省统计局数据,2012年云南省水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83亿元,缴纳利税总额22.9亿元。随着产能日益过剩,水泥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云南省水泥协会的调研显示,截至2015年10月,云南省水泥行业累计利润为-3.81亿元,与2014年同期的5.26亿元相比,下降了172.43%。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云南水泥平均价格比2014年降低50元/吨(不含税)左右,照此价格测算,云南省政府全年同比将减少税费收入10亿元。

  资源环境不堪重负。水泥企业是云南省工业生产大户、烟气排放大户。企业每生产一吨熟料,就要排放烟气6500立方米,一条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如果不经过环保装置处理,每天就要向大气排放3250万立方米的烟气,数量惊人。

  当前,由于产能过剩、效益下滑,云南一些水泥企业不顾国家环保要求,没有采用环保设施,没有安装脱硫设备,各种烟尘和氮氧化物任意排放,导致这一区域温室气体排放体量大增。如果现状不改变,听之任之,七彩云南将难逃“雾霾”厄运。云南水泥行业协会和企业员工痛心呼吁:要未霾先防,不能有霾再治,千万不能让云南碧水蓝天葬送在水泥企业的手中。

  推进供给侧改革拯救云南水泥危局

  云南水泥目前的生存困境已严重影响云南建材行业的良性发展与转型,以及环保事业目标的实现,如果不寻求改变,甚至会对云南的整体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把脉云南水泥行业的“病症”,为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记者从各方面调研了解,云南省水泥协会及相关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云南水泥行业去产能,实行供给侧改革。

  2015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列为2016年首要工作任务,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和产业重大结构性矛盾之一,而力推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国家行动”。

  在2016年到来之际,云南省工信委原材料工业处也向当地各行业协会发出了“有序推进清洁载能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原材料工业向材料工业转变和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引导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的号召。

  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云南水泥行业,去产能化是当前及今后扭转局势的关键一招。如何去产能?云南省水泥协会副秘书长佘隽建议采取分步走的稳妥策略。

  去库存。鉴于当前过剩的产能与库存高居不下的严峻形势,制定并建立行业排放总量控制的标准和原则,实施行业限产停窑及错峰生产等强制性规定,有效减少无效供给,降低库存,减少排放及能源消耗,为社会及环保事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禁新增。根据国务院国发[2013]41号《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一律停批新建及技改新项目;清理取消已批未建项目;分类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全面清理整顿已建成的违规产能,加强规范和准入管理。

  去产能。对证照不齐、排放及能耗不达标、规模在1000吨左右的在产落后水泥生产线制定退出时间表,严格执法,下决心关停并转。

  推并购。由政府引导,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云南省内大企业积极有效开展兼并重组,有序解决部分合法合规企业退出市场,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二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管。

  节能减排及去产能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难度很大。如何落实国家及地方法规,确保水泥行业真正走向良性发展之路,云南省大部分水泥企业呼吁,除了政府主管部门要真抓实干外,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调动行业组织积极性。要充分发挥水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自律、协调、服务、监管、落实政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可将政府部分职能权限转移到行业协会组织,树立行业组织的权威与领导,简政放权,让协会等组织成为水泥行业日常监管与自律的主体,专业做好有关行业健康发展的事。

  多方参与,联合执法,确保政策法规有效落地。以前地方各级政府的规定与政策执行不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度不够,导致效果大打折扣。作为企业自发成立的行业协会是最熟悉了解水泥企业的,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往往需要协会组织的积极配合与全面参与,甚至需要联合执法,只有这样才能更为精准、更为有效地落实各项政策法规,确保水泥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营造公平公正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云南省建材行业发展提速助力。当前云南水泥市场恶性竞争越演越烈,整个行业的亏损及产品质量问题堪忧,营造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市场环境,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共同建设与维护,根据习近平主席2015年到云南考察时,对云南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对云南省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支持意见,充分抓住“一带一路”桥头堡等战略机遇,响应“互联网+”创新发展,实现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积极贡献正能量。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201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遵循,更是我国水泥行业企业的发展重点。面对行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政府相关部门、协会和企业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共同促进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形成,实现地方水泥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云南水泥产能无序增长,行业企业整体已频临破产边缘
工信部副部长赴长春调研水泥产能过剩情况
预计明年新疆自治区水泥产量可达4300万吨
水泥业要加快构建新格局
1-9月份东北地区累计水泥产量约8809万吨
国庆节前后全国水泥价格稳中略有上升
湖北水泥行业表现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7月份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7%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企业并购
网络借贷
节能咨询
节能认证
人才招聘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