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宏观环境  中国节能产业网 >> 宏观环境 >> 石油化工 >> 正文
成品油价改新年首发力 鲁粤或先试点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6-1-14 14:28:44 用手机浏览

  成品油定价改革在新年率先发力。国家发改委1月13日发布成品油定价新机制,首次设定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同时明确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并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未来成品油调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不再印发调价文件,而是以信息稿形式对外发布调价信息。

  业内人士认为,在目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地板价”的设定对于国内的石油产业链整体是利好的。同时,“一放一简”意味着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速。而按照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提出的时间表,“十三五”期间成品油价格将完全实现市场化。据了解,山东、广东有望率先试点自主定价。

  现行成品油价格机制,是2008年底出台、2013年修订的。在对外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为成品油价格上涨设定了“天花板”价格,当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设置‘天花板’价格是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而此次设置‘地板价’是为了保证正常的市场供应,这都是应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说。

  国家发改委表示,每桶40美元的标准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有国际机构统计,我国主要石油公司的原油开采成本超过每桶50美元。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宣布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明确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调控下限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主要用于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国家批准以后才能使用。据了解,关于风险准备金的相关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中。

  在董秀成看来,“一放一简”是过渡时期的过渡办法,未来成品油价格完全放开是必然趋势。目前成品油市场供应主体和销售主体都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格局。随着非国营企业原油进口权和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放开,以及成品油出口权的放开,以往民营企业的资源来源受限问题也在逐步解决,而且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

  据董秀成介绍,当前在全国2500多家拥有成品油批发资质的企业中,中石油、中石化旗下企业占比2/3左右;在零售环节,中石油、中石化之外的其他企业占比逐步提高;全国非国营原油贸易进口公司已有20多家,以后还会进一步增加。

  金银岛资讯石油经济首席研究员钟健认为,在价格下行周期放开成品油价格,企业低位竞价,且油品资源供应充裕,不会对产业链条上的下游企业产生过大影响,能够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日前就推进成品油价格进一步市场化召开座谈会,有会议代表建议选择部分省份如山东、广东进行试点,成品油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不再定价。

  据了解,山东省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地方炼油企业,2015年以来已经有亚通石化、东明石化、山东垦利等多家企业获得了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资质。同时,山东的民营加油站占到了全省的60%。而在广东省,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成品油贸易商,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这也是这两个省份或将最先拿到试点资格的原因。

  “山东省地方炼油企业力量强大,广东省油品竞争充分成为价格‘洼地’,选择这两个地方试点比较合适。”安讯思能源副总裁廖娜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成品油价改或迎最佳窗口 有望年内再次“四连跌”
成品油价改或迎最佳窗口
油价直冲底部 石油产业面临新考验
石油产业受困高成本 石油巨头寻求新招维持利润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