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高层动态 >> 正文
环保部:七大措施给力十二五节能环保工作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1-3-15 17:47:42 用手机浏览

  中国节能产业网讯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环保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环保部的负责人近日在多个场合表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压力持续加大。那么“十二五”对于环保工作形势的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压力又来自何方?环保部又准备如何应对呢?等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2011年全国两会间举行“加强环境保护”记者会上采访了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

    张力军说,“十一五”中国的环境保护,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我国环境的形势依然是很严峻的,这突出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是我国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我国的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也在我国不断地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等,这些污染物的产生都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损害人体健康方面,这类污染物的危害更大。

    第三、是我们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问题现在又凸显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的又一重点,所以我们觉得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是严峻的。

    “我国现在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算太高,就业形势严峻,所以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劲头还是很大。“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的消耗据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看,就增长了10亿吨,根据“十二五”的需求情况,进行初步测算,煤炭的增长量很可能还会达到10亿吨左右。可想,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土范围内,如果再增加10亿吨煤炭燃烧的排放,对我国的环境影响会有多大。”张力军对记者说。

    张力军还表示,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城镇化率在“十二五”要有明显的提高。一批农民将要转移到城镇来生活,对我们的环保设施需求增加的压力也非常大。这些压力都反映在环境质量上,如果这些污染物治理不好,现在的环境保护形势将会更加严峻,所以我们感到“十二五”环保压力更大。

    “这里面我还想突出地说一下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问题。由于我们各地的发展劲头比较大,经济在“十二五”还会有一个比较可观的增长速度,如果这个增长速度是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的,对环境的压力会小一些。但是如果是继续走能源的高消耗、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的高排放这样的一条路子,我想环境保护的压力会更大。所以环保部在分析“十二五”的形势时感觉压力还是很大的。”张力军补充说。

    张力军告诉记者,面对十二五环保压力,环保部所采取的准备措施,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我们还是要深化总量减排,把它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考虑,这是一个方面,要减少污染物,不管是燃煤减少多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不要让它影响我们的环境质量。

    第二,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治理。重点流域,我们仍然是“十一五”提出的“三湖三河”,加上三峡库区、小浪底库区,南水北调沿线。重点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再加上这些地方的污染防治。

    第三,要把重金属的污染、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第四,要加强农村的污染防治工作,要贯彻好“以奖促治”政策。

    第五,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要把责任落实给地方政府,考核地方政府不仅是要考核GDP,也要考核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第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出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第七,不断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充分让人们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

 


  深入专题了解:2011全国两会节能环保政策观察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与绿色山水相融的新城 贵州省新区积极推进环保工作
重庆环保工作报告:生态文明体质改革为重点
陈全国:提出环保工作要求 坚决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张力军:十二五环保规划待国务院审批即将公布
江苏省2011年把污染减排作为环保工作‘龙头’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