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永隆资本怎么样 打造金融品牌提升行业文明
来源:节能产业网 时间:2020/4/24 15:23:33 用手机浏览

许多人认为中国“超发货币”,而且把多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归咎于“超发货币”。但是,这个看法不仅机械教条,而且似是而非。我们必须厘清基本概念:

第一,“超发货币”是指央行超发货币,而央行发行的货币是“基础货币”;

第二,通货膨胀中的“通货”指的是流通中的货币,在中国指的是M2,而非“基础货币”,由此可以推论:导致通货膨胀的关键原因是“M2增速过高或数额过大”,而不一定是“基础货币超发”;

第三,基础货币增减对M2有影响,但因为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所以M2增减未必是基础货币增减的结果,它更主要取决于货币乘数的伸缩;

第四,货币乘数越高,金融杠杆率越高,实际上,货币金融学就是这样的定义的:货币乘数=金融杠杆率,所以,去杠杆也好、降杠杆也罢,应从压低货币乘数入手;

第五,货币乘数过高或金融杠杆率过高,意味着商业金融机构“过度创造货币”,其直接后果是:金融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这是金融机构创造货币操作的“规律性结果”。同时,金融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必然导致股权资本稀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日趋疲弱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基本的金融学原理:货币金融+资本金融=全部金融资源,在全部金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短期的货币金融膨胀,必然压缩长期的资本金融。

明白上述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之后,我们有必要再次重申:降低金融杠杆率,关键在于压低货币乘数。如何压低货币乘数?陈元先生在“伯南克启示”中明确指出:既然基础货币是国家永远不必清偿的债务,那中央银行在必要之时,应当将“基础货币视为国家资本”。他认为,伯南克带给中国的启示是:向各个经济主体注入“国家资本”——基础货币是大幅压低经济杠杆水平的有效而正确的选择。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