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清70年代从新疆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先后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市儿童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南京儿保所等继续学习深造。曾任新疆喀什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后于河北省儿童医院、河北省妇幼保健中心工作并主持组建该院儿童行为发育专科,成为本地区具影响力的特色科室,连续10年被评为百姓信得过单位。参与编写《冲破儿童学习困境》、参编《儿科临床实用手册》、《儿童十大疑难疾病》科普书籍,2019年参编《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第三版编委,数十篇科研论文在级和省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曾荣获级、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两次。她传承老一辈儿科人慈爱儿童的精神,在儿童自闭症、抽动症、多动症、脑发育不良、语言障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领域建树颇丰。
在同事眼中,她如“老黄牛”般勤恳敬业,永远“有求必应”“有号必加”,工作时间经常“5+2”“白加黑”,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地为患儿健康保驾护航。
在病人眼中,她如春风般温暖,不管多忙多累,永远面带笑容、不厌其烦地安慰和解答病情,以一颗朴实无华的仁心奏响了医患情深的和谐乐章,是白衣医者的绝对表率。
医者,善为初心
“请问蒋医生在吗?我们找她看病。”一大早,在一楼的导医台就听到别人的询问。像这样特地来找蒋燕清的病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都是“别人推荐来的”。多年来,蒋燕清在儿童内分泌疾病治疗领域累积盛名,慕名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此时,刚查完房的蒋燕清主任回到不足十平米的诊室,她摘下口罩,还未来得及喝一口水,就开始了对家长的询问。
“孩子是什么情况?”“孩子目前恢复挺好的,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等严重就来不及了”……对待家长与孩子和蔼可亲,做事又不失严肃认真、干练果断,蒋燕清的言行举止中,既有医者仁心。
“当医生治病救人,是我从小的梦想。”说起自己的工作,蒋燕清脸上显露出骄傲又自豪的表情。虽然工作时间经常“5+2”“白+黑”,忙个不停,但蒋燕清不叫苦、不叫累,反而为能多帮助一位患儿而感到欣喜。“只要孩子能够重获健康,我辛苦一点也没关系” ,说出此话的蒋燕清主任身上,一颗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赤子初心正熠熠生辉。
医者,业精于勤
穿上白大褂,她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决心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用更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广博的医学学识为孩子健康保驾护航。为此,工作中,蒋燕清一边苦练过硬基本功,一边在专业上苦学勤耕,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一个个职称的获得,记录了蒋燕清点滴的求医之路,仁心之路。通过自身的努力,蒋燕清临床诊治的医术越来越精湛,中医与西医理论基础越来越扎实,对儿童内分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经验。
医者,悬壶济世
每次和蒋燕清见面,她不是在门诊看病,就是病房了解病人情况。为了患儿,她几乎“长”在医院,查房、写病历、研究病情……整天忙个不停。虽然忙碌又辛苦,可说起自己的工作,她脸上洋溢着自豪又幸福的表情。她说,为理想矢志奋斗,为孩子解除病痛,是件幸福的事。
她,对病人有求必应,有号必加,经常从早上七点多钟工作到晚上八九点,以实际行动践行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铮铮誓言,为全科室医护人员起到了表率和先锋带头作用。
跟随她的医助用“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来形容蒋燕清。
多年来,蒋燕清为患儿祛痛,为贫者解忧,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希望,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作为一名医生的神圣职责。
在蒋燕清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始终坚守着对医学的最初信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众人皆称蒋医生“蕙质兰心”,她也正如一株空谷兰花,释放幽香,润泽众人,沁人心脾,可谓之良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