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出台60余项节能相关政策文件
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的获批,赋予省会长沙以“碳”路者、节能先锋的角色,也意味着其“十一五”节能之路更加任重道远。
“‘十一五’期间,长沙先后制定出台了60余项节能工作的政策文件。”市能源局局长缪晨光说,5年来,长沙的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已逐步完善。在综合面上,出台了《关于推动节约能源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民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等基础文件;在专项领域,制定了促进工业、建筑、交通、民用、商业等领域节能,推动城市景观节电、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宾馆酒店限制使用一次性日用品、宾馆酒店客房智能IC卡节电综合改造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在立法方面,出台了全省第一部有关能源节约工作的地方性政府规章——《长沙市节约能源办法》,制定了《长沙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长沙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等。
与此同时,资金投入不断加码。市财政设立每年3000万元的节能专项资金,2007年-2010年,累计支持“十大节能工程”、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新能源产业发展等项目964个。
变革“能源医院”免费为企业节能诊断
长沙是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成立市级综合性能源管理与执法机构的城市。
2006年6月,长沙市能源管理办公室(长沙市能源执法队)挂牌成立。2010年10月,更名为长沙市能源局。机构的变革,意味着长沙节能“大管理、大发展”的格局逐步成型。
炎炎夏日,政府机关某个办公室的空调温度设置如低于26℃,很快就会被远程监控系统关停——这是长沙首创的公共建筑空调温度监控系统,目前该系统已逐步向全市铺开。同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动态监管系统实现重点能耗单位通过网络直接将能耗数据同时上报市能源局和省能源管理部门。
长沙还成立全国首家“能源医院”——威胜节能120服务中心,免费为全市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技术咨询等一揽子服务,全市用能单位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水平普遍提高。
目前,长沙市共登记节能服务中介机构76家,登记合同能源管理公司62家,建立了覆盖全市的节能服务中介网络。同时,38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进入国家发改委推荐目录。
目标力争3年内建成示范城市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长沙市日前已成立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任顾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任组长。
同时,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相关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长沙力争在3年之内,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大幅提高、低碳技术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主要污染溶解度放量显著减少、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产生积极的综合示范效应。
综合示范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围绕产业低碳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二是围绕交通清洁化改造城市交通体系;三是围绕建筑绿色化推动建筑节能;四是围绕集约化加快发展服务业;五是围绕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六是围绕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优化城市能源结构。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