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无处不在的塑料:微塑料已进入南极陆地食物链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0/7/9 13:48:53 用手机浏览

微塑料已经到达地球上最偏远的地区,并成为食物链的一部分。在南极洲的一种小型无脊椎动物身上,来自意大利锡耶纳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和意大利的里亚斯特同步辐射实验室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发现了最新证据。


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值得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从北极积雪、珠穆朗玛峰最顶峰到海底最深处,几乎每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微塑料碎片。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快报》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研究团队在南极土壤中的弹尾虫体内发现了微量聚苯乙烯碎片,证实微塑料已到达地球上最偏远地区的陆地食物链。


该研究称,以往大多数微塑料相关研究集中在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海洋生态系统,而陆地上的污染却被忽略。科学家们最近才开始着手研究土壤和陆地食物网络中的微塑料污染问题,此项研究提供了微塑料渗透进南极陆地食物链的首个证据。


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在南极洲观察到漂浮或搁浅的大塑料碎片(大于1厘米)。最近,在南纬60°以北的地表水和沉积物中发现了中塑料碎片(1–10 毫米)和微塑料碎片(1–1000微米)。在南极群岛的海洋哺乳动物和海鸟曾被塑料缠绕,或误食塑料碎片。有报道表明,南极海域多种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与搁浅塑料相关。


仅有不到1%的南极洲是未被冰层覆盖的,小型且孤立的陆地以及淡水系统主要由微生物群落、苔藓堤岸和极少数的无脊椎动物组成。土壤微节肢动物,在上一个冰川期前已经适应了极端但稳定的环境,与微生物、线虫一起构成了简单但有一定功能性的食物网络。


让研究团队感到惊讶的是一种叫做Cryptopygus antarcticus的弹尾目昆虫。这种只有1毫米长的无脊椎动物生活在土壤中,以苔藓、藻类和地衣为食。2016年2月,在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块这种生物赖以生存的被冲上海滩的聚苯乙烯泡沫。它和我们常见的塑料包装没什么不同,上面长满了苔藓、藻类和地衣。


(a)乔治国王岛沿海,收集到聚苯乙烯泡沫样品(34×31×5厘米)(b,c)聚苯乙烯泡沫表面的特写镜头,上面长满了苔藓、藻类和地衣。


为了确定弹尾虫是否受到了聚苯乙烯的不利影响,研究人员将样本带回实验室。他们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窥视该生物的消化系统,并在其体内发现了少量微塑料碎片。他们在报告中称,微塑料可能首先被塑料泡沫表面的藻类、苔藓和地衣摄入,随后在弹尾虫进食时进入其体内。


e图中红色光谱区域即为在南极弹尾虫体内发现的微塑料碎片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弹尾虫体积很小,但在未被冰覆盖的地区,它们被认为是南极洲的主要陆生物种之一。若该物种受到微塑料威胁,则会对该地区造成巨大影响。


锡耶纳大学的埃莉萨·贝尔加米(Elisa Bergami)在接受法新社报道时表示,弹尾虫摄入塑料可能使微塑料重新分布到土壤表面,传给它们共同的捕食者——苔藓螨。同时,弹尾虫体内的微塑料可能通过食物链流向企鹅、海豹等体积较大的动物,对正面临全球变暖等多重压力的南极构成新的威胁

微塑料进入偏远的南极土壤已成为事实,这意味着它已深深渗透进土壤食物网络,并且可能已经成为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部分。未来,研究人员计划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着重探讨塑料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