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鱼塘、没有污水排放,也无需电源调节气温,就在一座厂房内,每天能有一车车鲜鱼投放市场。上海秦皇山渔业有限公司的这种名为“鱼可玛”的渔业科技生产系统,既节约土地,又节能环保。
上海市郊的传统养鱼,一个鱼塘,按季节一年养一茬鱼,要排灌水,又要用电能增氧;鱼料比在2∶1左右,亩产鲜鱼一般在1吨上下。上海秦皇山渔业有限公司独特的“鱼可玛”科技生产系统,注重在营造水生物生长条件上下功夫,让鱼类在优质的生长环境中自然生长。即还原生态水产品的特性,又突破了生长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一年四季可生产各类商品鱼。
在秦皇山渔业公司现代化的厂房内,一排排鱼池规则地组成一个个单元。厂内有养鱼池56组,每组有8个大鱼池,每个池可蓄水1000立方米,可养澳大利亚翡翠斑鱼3000条。据介绍,一条翡翠斑鱼进池,如小学生入学一样,从一级池起慢慢升级,等进入到第8个鱼池,一般需4个月,可长到1公斤多,即可供应市场。
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占地40亩的公司建有鱼池面积1.5万平方米,相当于22.5亩的水面积。公司每平方米年产30公斤鲜鱼,年总产鲜鱼可达2000吨,平均每亩水面产鱼88.9吨。以传统养鱼每亩1吨的产量计算,一亩渔池相当于近90亩鱼塘的产量。
“鱼可玛”科技生产系统通过物理办法和生物功能,入池的纯净水达到饮用水标准,池中的水,用微生物来活化,无需用药,也没有激素,可循环使用,一年四季达到零排放。
上海秦皇山渔业有限公司养殖与育种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相当于金山区3万亩传统养殖面积的总产值。
这项产业化、环保型养殖技术,引起了金山区农业部门的关注。“鱼可玛”渔业科技生产系统,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美国海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美国高健水产(HHA)负责人表示了合作意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