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作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正在大力推广太阳能光热、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计划到2012年末完成3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太阳能光热应用、3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地源(土壤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等)热泵应用。
目前,长沙共有19个项目获国家住建部和市级批准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如简牍博物馆门前地下停车场采用地下光导技术,38个导光筒将日光导入室内,可为室内照明节省大量电能。大约两三年后,随着试点项目的陆续完工,一大批绿色建筑将展示在市民面前。
“能源医院”免费为企业节能诊断
长沙是率先在全国省会城市成立市级综合性能源管理与执法机构的城市。2006年6月,长沙市能源管理办公室(长沙市能源执法队)挂牌成立。2010年10月,更名为长沙市能源局。机构的变革,意味着长沙节能“大管理、大发展”的格局逐步成型。
炎炎夏日,政府机关某个办公室的空调温度设置如低于26℃,很快就会被远程监控系统关停——这是长沙首创的公共建筑空调温度监控系统,目前该系统已逐步在全市铺开。同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动态监管系统实现了通过网络直接将能耗数据同时上报市能源局和省能源管理部门。
长沙成立全国首家“能源医院”——威胜节能120服务中心,免费为全市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技术咨询等一揽子服务,全市用能单位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水平普遍提高。
目前,长沙市共登记节能服务中介机构76家,登记合同能源管理公司62家,建立了覆盖全市的节能服务中介网络。同时,38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进入国家发改委推荐目录。
力争3年内建成示范城市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长沙市日前已成立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任顾问,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任组长。
同时,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相关工作方案的通知。根据通知,长沙力争在3年之内,实现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大幅提高、低碳技术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主要污染溶解度放量显著减少、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产生积极的综合示范效应。
综合示范工作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围绕产业低碳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二是围绕交通清洁化改造城市交通体系;三是围绕建筑绿色化推动建筑节能;四是围绕集约化加快发展服务业;五是围绕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六是围绕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优化城市能源结构。
数字看节能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由2005年的1.030降至2010年的0.826,下降19.76%,比“十一五”日期目标多下降0.76%,在全省14个市(州)中超额完成目标最多,连续4年被省政府评为节能目标“超额完成”等级。
从全国来看,长沙2010年的单位GDP能耗也处于先进行列,排名第8位,与天津持平。万元GDP能耗降0.204吨标准煤,超额幅度为0.76个百分点。2010年长沙GDP按2005年可比价算为3382.37万吨标准煤,节省了927.6万吨标准煤。按环比法计算,长沙5年累计节约能源512万吨标准煤。如果换算成原煤,相当于少消耗了1298.614万吨原煤,这些煤用50节(每节60吨)的火车运输,需要4328列火车。
而从减排的角度来看,节省标准煤512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10万吨。如果以一棵树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00千克来计算,则相当于植树1.3亿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