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日前出台《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今后山东省将突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4大领域新能源推广应用工程建设,组织实施1000个新能源应用示范项目,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步伐。到2015年,新能源在山东省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提高到6%以上。
在太阳能领域,山东省将大力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以及太阳能与热泵相结合的供热、制冷技术和产品,促进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工业、公共机构、商业和居民生活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到2015年,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1.5亿平方米,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景观照明示范工程,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万千瓦。业内专家表示,山东省在国内率先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工业应用列入规划,将加速太阳能中温热能应用落地,为工业节能指明新方向。
“十一五”太阳能助力节能减排作用突出
山东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能耗大省,全省年消耗能源折合标准煤约3亿吨,约占全国总消耗量的10%,居全国第一。“十一五”以来,山东省多次出台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的意见,采取上大压小、等量淘汰、差别电价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省累计淘汰落后立窑水泥熟料产能7596万吨、炼铁822万吨、炼钢527万吨、焦炭47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717.1万千瓦。同时,围绕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和“三个节能100项”,推进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和节能技术改造,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纳入对各市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实施485个太阳能集热系统财政补贴项目,累计建成节能建筑2.2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12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1.62亿平方米。
“十二五”期间,山东节能领域的任务是单位GDP能耗降低17%,略高于全国平均16%的指标,远低于“十一五”期间22%的指标。但考虑到当前工业规模加快增长、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紧张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依然严峻,加之“十一五”期间关闭了很多高耗能企业,“十二五”期间已没有太大空间进一步实施关停,因此减排任务更加严峻。专家表示,“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发挥太阳能等新能源在节能减排中的突出作用,巩固山东省在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领域技术推广应用的优势地位。
山东太阳能全国最“亮”
山东省太阳能热水器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作为中国重要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基地,山东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占全国热水器产能的34.7%,比去年同期上升3.8个百分点,全年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山东已发展成全国产能最大的热水器生产基地,成为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