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国产“钢铁穿山甲”成长记:从跟跑到并跑,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0/9/30 7:24:23 用手机浏览

新华社郑州9月29日电 9月29日,在河南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一台直径8.64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000号)正式下线。该设备将用于广东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这是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


9月29日,粤海14号土压平衡盾构机在郑州经开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正式下线,这也是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 微信公众号@郑州经开发布 图


9月29日,粤海14号土压平衡盾构机在郑州经开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正式下线,这也是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 微信公众号@郑州经开发布 图


“第1000台盾构机下线,是个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中国中铁装备集团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李光介绍,国外先进企业发展到第1000台都是用几十年,而我们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盾构机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导向研究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端装备,犹如穿山甲一般,能在山间、水底和城市地下钻出一条条隧道。这种由10万个部件组成的钢铁巨物,享有“工程机械之王”的美称。


由于盾构装备制造工艺复杂,长期以来,世界上仅德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制备技术,且对外封锁技术。20世纪90年代,我国为开凿当时全国最长的西康铁路秦岭隧道,买回两台就花了6亿多元。

不仅进口成本昂贵,就连维修也得专门请外国专家来,盾构机受制于人,严重影响我国基建效率。


2008年,我国研发制造出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突破国外核心技术封锁。次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在郑州建立起国内最大盾构研发制造基地。


国内最大直径硬岩盾构机、世界超大断面矩形盾构机、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我国盾构家族越来越大,不断向世界最大、世界最小、世界首台冲锋,持续在世界盾构机领域刷出新高度。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掘进机械分会统计,2019年我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产量达610台,是2012年的5倍之多。当前,我国盾构机行业步入高速发展“快车道”,涌现出一批以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盾构机生产优秀企业。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未来还要争取引领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说,中国盾构下一步将挑战18米直径的世界纪录,一个盾构机就有六层楼那么高。


2012年,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台盾构机走出国门,成功应用于马来西亚。这些年,我国的盾构机先后应用到新加坡、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走向了世界。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已连续三年产销量世界第一,为世界隧道建设提供中国装备、中国方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