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观点速递|共绘化工未来“新图景”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25/7/21 9:54:15 用手机浏览

7月14日,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与会嘉宾畅谈前沿技术与低碳转型,书写智能时代化学工程发展新篇章。大会院士学者、行业专家云集,透过大会前沿声音,绘就化工未来新“图景”。

向“新”求“质”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孙金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协同共生关系,这一点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一是技术攻关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战熔炉”。当传统技术逼近失效临界点时,工程师必须溯源基础科学问题,突破学科边界限制,实现从“单一技能”向“系统思维与多学科融合能力”的跃迁。二是卓越工程师是技术攻关实现突破的“关键支撑”。技术体系的研发,要求工程师兼具复杂系统思维、工程化落地能力及极限环境适应性。这需要人才梯队通过“代际传承”“经验积淀”以及“创新跃升”,共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国际著名氢能源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肖钢:在绿氢制备环节,当前主流技术包括碱性(ALK)、质子交换膜(PEM)、固体氧化物(SOEC)、阴离子交换膜(AEM)4种路径,均在中国快速推进。不能一味“押宝”某一技术路线,而应在应用场景、成本控制、材料可获得性等维度作出多元布局。建议科研人员从效率与材料体系双线突破,以期推动国产化进程与成本下探。

以“绿”为底 引领行业低碳转型升级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新能源首席专家邹才能:氢能是新能源的典型代表。当前,氢能发展仍面临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电源波动性、电解槽频繁启停、装备成本高以及氢储运能量密度与效率提升等挑战。为此,建议从三个方面重点加快突破:一是加快构建类似天然气工业的绿氢工业体系,建设含油气盆地大型绿电制绿氢基地,谋划绿氢管网;二是推进制取、储运、利用三大绿氢技术体系的“三步走”战略;三是加速绿氢对灰氢、蓝氢的替代进程,通过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助力新型能源系统建设。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技术专家李建新:在全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一是合成生物学驱动的生物制造技术能够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等创新手段,实现原料可再生、生产低碳化,在医药、材料、能源等领域催生全新产业生态。二是循环经济新技术开始助力化工材料实现闭环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要大力发展相关技术,进一步引领化工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发展。

集“智”致远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蝶变

华为化工建材军团总裁李俊朋:随着云、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成熟,众多化工企业抢抓机遇,纷纷开展智能化试点。例如,华为和行业客户利用视觉大模型、预测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等底座能力,在安全生产、设备运维、工艺流程优化、新产品开发等领域展开探索。除了“看得见的”智能化应用实践外,许多“看不见的”准备工作同样关键,比如顶层规划设计、ICT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治理运营等。华为将依托相关技术,激发化工行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原首席技术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来勇:未来10 年,化工行业最大的变革将是碳中和倒逼的工艺革命与AI全面应用的深度融合,两者互为驱动、不可分割,重塑行业底层逻辑。一方面,能源体系的重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格局将被打破,能源供给将更加多元化,原料结构也将革新;另一方面,AI工业大模型将替代科研与工程设计中的复杂计算工作。这场变革的本质,是将环境约束转化为创新动力,借助AI技术实现效率跃迁,最终推动化工行业从“高碳制造”向“绿色智造”的范式迁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吉宝与亚投行合作,为亚太地区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部署
蔚来李斌亲自交车, BBS Automation创始人Josef成为首位
勾勒海陆空电动化新图景: 公路列车、电动游艇与
双碳赋能“好房子”:2025国际零碳大会即将启幕!
零碳园区建设“开足马力”
到2027年底力争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国产大型变速抽蓄机组交流励磁系统下线
迎峰度夏全国电力负荷创新高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备19009381号-2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