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网站今天刊出发改委主任马凯的文章《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以下为该文全文——
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
马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要把节能作为增长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作为结构是否优化的重要标志,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真正落实的衡量标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把节能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能源消耗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科技水平、管理能力、消费模式以及国民素质的综合反映。节约能源,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多方努力,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
通过调整结构节能。节能不仅仅是微观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宏观层面的事情,即是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刚过40%。按照有关部门的测算,如果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地降低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约1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能耗行业比重大,特别是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按照目前的工业结构,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而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地下降一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可相应降低1.3个百分点。因此,解决节能问题,首先要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通过技术进步节能。这方面的潜力非常大。比如,我国目前火电平均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如果每度电的供电煤耗下降10克标准煤,则全国一年可少消耗2000万吨标准煤。又比如节能灯。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国,如果把现有的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度。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加强管理节能。当前,无论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节能管理都是薄弱环节,浪费能源、跑冒滴漏现象仍很普遍。比如,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实际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通过完善管理和技术改造等措施,仅燃煤锅炉一个方面的节煤潜力就有7000万吨。要强化管理,建立起“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管理制度。
通过深化改革节能。在促进节能的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能够有效抑制不合理消费和浪费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形成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节能建筑的财税政策体系;也没有形成支持节能降耗的稳定投入机制。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当前节能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强化法治节能。当前,节能法制不健全,执法主体不明确,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很普遍。要尽快把实践中、改革中形成的节能措施和有益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定和修订一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的标准体系。加强法律普及和执法检查,形成依法节能的良好氛围。
通过全民参与节能。节能是事关全社会的大事,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要进一步增强公众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节约文化,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原则通过的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实现今年和“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目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十方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