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3年就向太阳‘借’了1.3亿元。”日前,浙江海宁市太阳能协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风趣地说。
据了解,海宁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清华大学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后,推广普及速度大为加快。据介绍,到今年7月底,该市城乡住宅累计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142256台,同比增幅较大,普及率也再度攀高。海宁市太阳能协会负责人说:“太阳能热水器与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样,已成为城乡居民居家必备品,还有的农村居民把它当作新娘的嫁妆。”
海宁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城乡居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已蔚然成风,家家户户以屋顶上藏着“发电机”而自豪,到去年底普及率就达到76.08%,每千人拥有集热面积410平方米,在世界上仅次于以色列的每千人608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倍。
太阳能热水器既具有节能、安全、方便、卫生等特点,又拥有“洁净、高效、环保”之美誉。太阳能热水器在造福城乡居民的同时,也为海宁“挣”得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海宁太阳能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按每台太阳能热水器平均集热面积2.66平方米,每平方米年节约标煤180公斤,再按现行价格每吨标煤700元测算,海宁全市太阳能热水器年可节约标煤65207吨,使城乡居民节省开支4564万元。“海宁市3年就向太阳‘借’了1.3亿元。”协会负责人说。
海宁太阳能的普及推广得益于太阳能产业的迅猛发展。据太阳能协会负责人介绍,到2005年底,该市太阳能注册企业总数达到336家,其中整机生产企业199家,太阳能真空管生产企业15家,拥有真空集热管自动生产线84条,年生产太阳能热水器能力150万台,年产真空管能力2500万支,产值近20亿元。如今,海宁已成为全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集聚地之一,其生产企业总数在全国县(市)级中位居第一,销量在全国是“十分天下有其一”。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成功打进欧盟、北美、南非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