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5%,与2012年的增速相比回升了2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三年连跌的局面。
对于2014年的中国经济增速和用电增速,业内人士普遍看低,认为当前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在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情况下,2014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2013年,再加上节能环保的压力和高温因素的消失,2014年的电力增长或将回落至7%。
数据显示,与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增速的回落不同,2013年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9%,比2012年回升了3个百分点,说明第二产业尤其工业用电量依然是带动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大动力,用电量的波动跟这些行业的生产形势有很大关系。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解释说,一般来讲,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重工业增速的下滑早于轻工业,下滑幅度也更大。而在经济复苏的时候,重工业也是回升得要快一些,这与当前我国仍处于重工业化阶段以及投资拉动为主的结构有关。
此前,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在2012年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29%的基础上,2013年前三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94%,接近全年5%的工业节能目标。
“2013年全年工业节能目标低于前三季度的节能目标,说明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很快,尤其是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又拉低了此前4.94%的成绩。”林伯强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主要是由高耗能产业驱动,需要进一步调整结构。
为此,国家能源局初步划定的红线是,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38.9亿吨标煤,万元G D P能耗是同比下降3.9%。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将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实行惩罚电价等措施,对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高耗能和过剩行业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严格控制,对其他产业按平均先进能效水平实行能耗控制,新增产能必须达到先进能效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