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我国碳排放交易收入锐减 环保项目投入将受影响
来源:腾讯财经 时间:2014/4/24 16:24:09 用手机浏览

    据路透社报道,2013年中国在出售联合国签发的碳信用交易方面遭遇重创,收入跌落至2012年总额的十分之一,可能将危及支持中国清洁能源项目发展的资金规模。

    由于碳交易的收入锐减,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净化空气、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等方面的资金会减少。目前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将非化石能源占比由目前的8%提高到15%。

    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从属于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该机制允许发展中国家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获得碳信用,即核证减排量。

    之后,发展中国家可以将核证减排量出售给发达国家的政府与企业,帮助发达国家完成减排目标。自2006年以来,中国公司已经获批了8.73亿碳信用额,占总额的近三分之二。通过将碳信用额出售给欧洲和日本等地,中国公司至少赚得了80亿美元利润,用于对新项目进行再投资。

    国际排放交易协会政策主管杰夫˙斯沃茨表示,“通过帮助中国落实各地的项目,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已经助力中国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效率。”

    此前,中国出售的核证减排量价格较低,而当时欧盟国家的价格高于25美元。但是,金融危机后欧盟工业发展脚步放缓,导致排放量下降,可交易的核证减排量出现供过于求的难题。

    随着欧盟每单位碳信用额跌至不足5美元,中国10到20美元的固定价格合同对欧盟买家来说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所以,价格的回落促使许多欧盟买家推迟发放碳信用额或尝试重新就合同进行谈判,而中国的项目业主也表示将诉诸法庭。

    目前,中国处于搁置状态的项目总数不得而知,法律专家预估规模达到数百个。一位律师称,95%的CDM合同已被违约。2013年年初开始,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欧盟禁止中国及其他地区的新项目提供碳信用额。

    中国三大上市碳卖家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华能新能源公司以及大唐集团新能源公司去年的碳收入预计下降到约2000万美元,远低于2012年1.5亿美元以及2011年3亿美元的水平。

    如今,中国许多项目开发商希望中国新兴的排放市场可以产生新的资金。过去几年,中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者,但增长主要依赖政府的关税政策以及电网的容量来连接项目。目前,中国正在七个省市试点碳交易市场,计划在十年后推出一个全国性的计划。如果中国打造一个横跨发电、制造业等领域的全国性排放市场,那么涉及的碳交易量将远远大于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我国碳强度下降目标提前3年完成
60亿交易额!全国碳交易已达2.7亿吨!
中国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转
碳市场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首批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开始拟定
新模型精准预测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轮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与监测计划
加快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
国内首个碳排放检测研究实验平台完成调试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