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节能减排罚单“最大”还需“最重”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 时间:2014-6-23 20:13:13 用手机浏览

  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开出史上最大罚单:19家企业因脱硫设施存在突出问题,被罚脱硫电价款或追缴排污费合计4.1亿元。上榜企业中,电力企业是重灾区,我国五大电力集团华能、国电、华电、大唐和中电投,都有下属子公司上榜。另外还有部分钢铁、有色和化工企业。

  之所以堪称“最大”,在于处罚资金数额巨大,这也彰显了国家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对于环境保护的管理部门而言,这样的举动也是“史无前例”的。但罚款数额最大是否就意味着惩罚的力度最大呢?

  “榜上有名”的电力、钢铁企业属“国有”居多,因此,罚款并不都由老总、管理者个人“掏腰包”,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罚的也只是“国家的钱”,好比从左口袋拿出放到右口袋。鉴于此,对环保的乐观期盼也立时打了折扣。在此自然应该追问一句:既然是国家的企业,企业的“人”也是由政府任命、管理,那么,这张罚单不应仅仅是“罚金”,还应该“罚人”,企业管理者也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其中的道理再明白不过。

  这样说来,罚单当然就不能由环境保护部门一家来开具。对于企业违反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由所有相关管理部门联手共同出击,打出不但“大”而且“重”的“组合拳”,节能减排才将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广东省全面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工作
四川省能源领域推进价格市场化
“企业环境信用”助推节能减排
上海发布国内城市首份绿色交通年报
石油石化行业节能降耗形势解析
6项节能减排示范工程落地津冀
福建将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上半年高耗能用电大幅降低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