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广州首个“超洁净排放”环保改造项目启用
来源:信息时报 时间:2014-7-17 17:39:03 用手机浏览

    16日,广州恒运热电(D)厂有限责任公司就“超洁净排放”环保改造项目和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16日,广州市政府组织实施的“50355”工程出战告捷,国内首台在役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恒运电厂9号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表示,这不仅对广州市空气质量改善有重大贡献,对广州市的能源供给安全也有重大意义。陈建华要求,其他9个项目也要按照部署,在明年7月1日前完成改造。

    主要污染物减排超九成

    16日下午,位于萝岗区的恒运电厂9号机组作为广东省、广州市“超洁净排放”改造示范工程,于今年7月率先完成“超洁净排放”改造任务并成功投运,为广州市政府顺利实施“50355”工程打响了关键的第一炮。

    恒运电厂负责人介绍,9号机组改造工程总投资约1.50亿元,主要包括脱硫脱硝、除尘三个部分。项目于7月3日投入试运行以来,在线监测数据显示二氧化硫排放稳定在20mg/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稳定在35mg/标准立方米以下,烟尘排放稳定在3mg/标准立方米以下,比改造前分别下降了97.8%、93.1%和99.97%,均优于国家重点地区“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经实际测算,改造完成后,每度电成本增加0.019元左右(按10年固定资产折旧、年运行5500小时计,综合考虑了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大大低于煤改天燃气的成本(每度电成本增加0.4元以上)。

    对治理PM2.5意义重大

    “我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项目的投产表示祝贺,也希望每一个企业都要负起责任,在注重经济效益、社会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效益。”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大力加强空气污染治理,去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60天,未出现重度污染与严重污染,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5个国家中心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最高,PM2.5浓度和综合指数最低。虽然广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是燃煤电厂污染排放过去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今年年初,获知日本等国在治理燃煤电厂污染方面已有成功经验,广州市政府立即进行调研,制定了《广州市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造工作方案》,正式宣布实施“50355”工程。

    陈建华表示,“50355”工程的实施,可使燃煤电厂达到燃气电厂的排放水平,彻底破解特大型城市燃煤电厂的生存难题。

    陈建华表示,目前广州市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58%和31%。工业(含燃煤发电)排放的PM2.5约占总量的33%,其中,燃煤电厂又占了1/3,按照目标,到了2020年,通过落实“50355”工程,可实现污染物总体下降70%,对PM2.5的减排、广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贡献巨大。

    电力自给率可提高至50%

    “广州市的能源供应现状不容乐观,一次能源99%和电力60%以上依赖外供。”这是陈建华心中的另一本账。而长期受制于天然气价贵、燃煤电厂排放要求高等制约,广州的能源自给率都没有明显提高,此次恒运电厂9号机组改造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陈建华表示,下一步,在加快实施“50355”工程的基础上,广州还将加快实施《广州市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实施方案》,一方面对燃煤电厂进行“超洁净排放”改造,另一方面淘汰高污染工业小锅炉1444台,实施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另外,还要加快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上述措施,到2020年,广州电力自给率将从40%提高到50%左右,燃煤发电占本地装机比例从78%下降到60%。燃煤发电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70%左右。”陈建华要求,首批进行改造的10台机组,要在明年7月1日的限期前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实现生态赢、人民赢、企业赢的三赢目标。

    财政补贴占投入比接近1/6

    据悉,为了降低企业的改造运行成本,广州市财政大手笔对超洁净改造的项目进行补贴,对每台30万千瓦的机组改造补贴500万元,按照每台机组投入3000万元计算,相当于投资成本的1/6。此外,还将积极争取国家在此方面的电价补贴、优先发电上网的政策倾斜。

    除了政策上的激励措施,实际上,广州还是有硬性的指标“约束”或者督促燃煤电厂进行污染物减排改造,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谢明向媒体表示,2014年7月、2015年1月1日,广州市对氮氧化合物、粉尘、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将逐步收紧,“不管企业进行哪种技术手段,都必须要符合上述指标的要求。”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发改委主任李春洪透露:今年广东将完成燃煤脱硫脱硝
江苏节能减排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验收
华能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煤电实现高效清洁发展
大唐集团节能减排再升级 确保节能指标领先
上海节能环保再发力 今明两年涉及产值达400亿元
“近零排放”:大气的主题性机会 但实质弹性一般
兰州市5家企业承诺减排降污 助力“兰州·蓝”
安徽合肥新建燃煤发电项目 禁设烟气旁路通道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