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深圳五洲宾馆组织召开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工作会议,以深圳创新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的成功经验为例,在全国积极开展绿色机构建设工作。全国一百多个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重点组织参观了深圳市民中心等6个国内首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据了解国家《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必须完成6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如果按照每平方米投入100元改造经费计算,需投入60亿元资金才能够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市场容量巨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将成为政府机关实施节能及缓解财政压力的有效方式。
达实智能是国内最早从事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企业之一,成功实施了深圳市民中心、宝安区委区政府等项目。其中深圳市民中心项目为国内首个市级机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该项目面向市民中心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改造,投资额1123.3万元,合同期10年。改造后,预计深圳市民中心节费率达20%以上,年节省电费近300万元,公司4年左右将收回投资开始盈利。
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被广泛地称为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为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服务机制,是以节省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可以形成政府、项目业主、节能服务公司、金融机构、节能设备提供方等多方利益合作共赢的机制,具有较强的市场活力和发展空间。
据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EMC)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从2006年到2010年,全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从76家递增到782家,增长了9倍;节能服务产业规模从47.3亿元递增到836.29亿元,增长了16倍;合同能源管理投资从13.1亿元递增到287.51亿元,增长了22倍。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还显示,到2015年,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将力争发展到200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约20家。
达实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于公共机构节能,可以同时解决缺乏资金,技术手段以及专业化的管理手段等问题。目前达实智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合同能源管理体系。服务领域包括大型商业建筑、工业建筑以及政府公共建筑。未来随着政府公共建筑市场的逐渐打开,达实智能EMC业务将迎来新的增长点。
深圳市民中心项目的成功实施起到了率先垂范作用,带动了深圳乃至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以深圳为例,随即启动了405万平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市场的逐步打开,为全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达实智能作为深圳节能服务上市企业,其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伴随着全国市场的开展早已走向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