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金騄印染:节能减排中的低碳账本
来源:湖州日报 时间:2014-8-12 17:03:05 用手机浏览

    节煤1500吨、节水50万吨,直接节约成本300万元。凭借着去年的这份节能降耗清单,占地70亩的湖州金騄印染实业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一次“成本革命”,更完成了一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产业升级革命”,全年完成主要产品筒子纱销售4000吨。

    在开展四大行业整治之际,这家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的印染企业主动向环保部门提出验收申请,成为南浔首家主动接受整治验收的企业。

    能耗降下去,产品的销售路子更宽了。“以目前每月650吨的染色筒子纱销售量来讲,今年预计可销售7000吨,同比增长75%。”企业负责人潘鹏程告诉记者,绿色经济下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淘宝”余热回收再利用

    早在2008年,“金騄印染”就将热能回收利用的理念渗透到生产中。在近200平方米的角落里,3台装置看上去不太起眼,但是经过这里的生产废水在到达废水处理池之前,多余的热量将被回收。

    3台机器“淘宝”的原理听起来并不复杂,染色过程中需要高温加热,废水在进行处理前依然有多余热量,热能回收系统就是把多余热量回收并用于加热干净的生产用水,重新送回车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尽管当初投入了300多万元,但是按照运行实际,通过该装置,可以每天产生热水1000吨,相当于节约4吨标准煤。所以不到3年时间,企业就将300万元的成本“省”了出来。“印染行业高能耗是通病,作为企业关键是要学会变废为宝。”潘鹏程说,通过技术改造,企业每年节约1500吨标准煤。

    企业节能带来的变化,让员工感触颇深。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年的卢东喜告诉记者,以前在车间工作一天下来,衣服可以拧出水来,而现在多了层保护膜,哪怕在高温期间,车间的温度也可以保持在30℃左右。卢东喜口中的保护膜,正是企业在去年投入使用的染缸保温设备。企业在染色设备上增加保护膜,通过采用空气压缩的陶瓷颗粒和丙烯酸悬浮液混合形成的材料,不仅有保温节能的效用,而且还能降低染缸周边环境的温度。由此带来最直接的效应便是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潘鹏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生产1吨纱耗气量在7吨左右,有了保温膜,如今生产1吨纱只需耗气6吨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设备改造出自企业内部,所以设备改造费用仅在30万元左右。

    “加减法”提高环保含金量

    今年,当“五水共治”、四大行业整治的东风刮进印染行业时,一边是产品附加值亟需提升,一边是治污水抓节水压力加剧,印染行业可谓“四面楚歌”。面对硬杠杠,“金騄印染”在两端做起了“加减法”,推行清洁生产、中水回用,减少污水排放,同时增加产品的环保含金量。

    经过隔栅池、集水池、水解调节池、气浮池等6道关卡, 3个车间的3500吨印染废水变成了清澈的纯净水。据介绍,占地面积仅4000多平方米的污水处理设备,每天可以吞下4000多吨污水。不仅如此,层层关卡让污水处理更加彻底,从杂物过滤到微生物氧化,到最后的气浮池处理,利用的是先进环保的技术,产出的是干净达标的水质。一套中水回收利用设施的引进,又让1500多吨处理过的污水被重新利用。为了节能减排,企业于2010年投资650万元引进了这套设施。它就像一个大型的净水器,经过双膜过滤处理的废水再次被送回车间利用。

    中水回收利用设施的使用,让企业实现了每天节约用水1000多吨、每年减排污水40多万吨和减排污染物20吨的目标。环保的理念还体现在产品上。一张来自瑞士生态纺制品的认证,意味着企业的产品级别达到了婴儿类标准。这让与“金騄印染”保持了近10年合作关系的“雅戈尔”、“东洋泰”、“耐尔”等企业大为惊喜,将今年的订单量提高到了1000多吨。“目前,每月的染色筒子纱销售量稳定在650吨,同比增长62.5%。”潘鹏程介绍,前来企业考察的合作伙伴不在少数,不少企业就是看到企业内部的环保链,敲定了合作方案。

    “金点子”带来大效益

    除了机电设备部主管,王国贤还多了一个职务,节能工作推进组的成员。作为小组成员,王国贤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检查厂区内设备的节能降耗情况,并记录在案。一旦发生异常,进行及时抢修。

    经过半年多的操作,王国贤能够准确判断每台设备健康与否。“按照目前的天气,太阳能工业废水每天的使用量在200吨左右,一旦出现异常,有可能是水中的杂质堵塞设备,需要及时清理;热能回收装置则需要注意马达的日常管理,防止出现故障。”

    在“金騄印染”,节能降耗的工作细化到维护上。除了项目投入费用,每年的维护费高达50多万元。作为节能工作推进组,经过日常的维护,不仅能够诊断、维护节能设备,还创造性地改良设备,让节能渗透到生产的每个细节中。

    煤炭经过煤斗直接进入锅炉,大大小小的煤炭颗粒往往存在燃烧不尽的情况。细心的王国贤将问题和意见摆上了节能工作推进组的例会上。经过大家的讨论,一个梳煤器装置应运而生。煤炭颗粒按照大小分类后,再进入锅炉燃烧。这样下来,一天竟然可以节约1吨标准煤。由于是自主改良,企业不花一分钱,便使设备更新换代。

    在“金騄印染”,这样的“金点子”还有很多。安装设备进行谐波治理,在起到保护用电设备安全的同时,还能为企业节省2%至3%的电力;车间里的烘干设备改变了冷却循环方式,每年可以节约用水16万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山东省烟台三家水泥企业年节约17000多吨标准煤
国电荥阳公司深化环保减排打造绿色国电
人大代表徐筱芗:钢铁节能减排不应有技术封锁
南昌提前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
江苏邗江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双下降”
江西提前完成节能目标 烧碱等产量下降
云南省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合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 以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