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高层动态 >> 正文
李克强演讲“让世界放心”
来源:中国青年网 时间:2014-10-13 14:12:43 用手机浏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在汉堡出席中欧论坛汉堡峰会第六届会议并发表题为《树立互利共赢的新标杆》的主旨演讲。演讲中有诸多亮点值得盘点、分析。

  低碳发展赢得赞誉

  李克强指出,中国节能减排交出一份好的成绩单,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碳排放强度下降5%左右,是多年来最大的降幅。一向重视低碳发展的欧盟面对这一成绩,一定会对中国刮目相看。

  李克强用四个比喻指出了上半年稳增长、调结构的做法:不仅对体制性障碍“拆藩篱”,还对结构性矛盾“动手术”,弥补发展中的“短板”,做强实体经济的“筋骨”。笔者认为,只有体制机制得到了创新、之前积累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才能被破除,能耗大、能源利用率不高等“短板”才能被弥补,以石油、电力、煤炭等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才能进一步做强。

  唯有真正做到了“拆藩篱”、“动手术”、“补短板”、“强筋骨”,包括低碳发展在内的发展目标才能实现。

  “中国经济不会‘ 硬着陆 ’”让世界放心

  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有人担心的“硬着陆”,而是会给国际经济带来正面影响,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庄严承诺无疑给世界经济带来“强心剂”。总理能够做这一承诺是有底气的。因为政府正在引导社会把我们的“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改革创新是潜能最好的“挖掘机”。中国人民吃苦耐劳,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创新体制、创新科技,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中欧关系的大树挂满了累累果实

  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现在平均每天就有15亿美元的贸易往来。李克强形象地将这一进程比喻为“一棵小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树上挂满了累累果实”。他还说:“在我演讲的这20分钟里,中欧之间达成了几千万美元的合作。”

  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最大”与“最大”交融、一切都有可能,“新兴”与“发达”携手、优势就会倍增。李克强对中欧关系发展提出三条重要建议:共谋贸易发展“大棋局”、推动投资进入“快车道”、开辟创新合作“深海域”。这三条建议内涵丰富,既有点也有面,希望双方能在“软件”、“硬件”方面都能全面合作。李克强着力“推销”了高铁、核电等中国产品和技术,并对欧方在出口管制改革中公平对待中方、欧方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提出了希望。李克强分析道,在绿色经济领域,欧洲有优势,中国有市场。他指出,希望双方合作建设一批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示范区,以增强聚集和放大效应。这一示范区的建设,不仅能够为欧方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寻找市场,还能让中国引入欧方先进的节能环保理念,如能迅速推行,必将成为中欧合作典范。

  跨越山川海洋阻隔,走出互利共赢道路

  李克强在讲话最后,引用了中欧论坛汉堡峰会所在地德国的谚语“信念能移山”和中国寓言“愚公移山”。对中欧关系寄予良好祝愿: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有开放的信念、合作的信念,就能跨越山川海洋的重重阻隔,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

  两个关于山的比喻说明了中欧关系发展的前路还会有重重困难,但只要中欧双方能够包容互鉴、相互支持,能够按照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时倡导的那样,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河北今年压减煤耗500万吨 保供洁净型煤800万吨以上
山东潍坊为推动节能降耗“壮士断腕”
国网辽宁电力“液力透平”项目助企业节电费约300万元
细说环保 “当局工作敷陈”之节能工业
金昌市国家级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邯郸市煤炭消费总量首次由升转降
重庆市开展燃煤锅炉节能减排行动
湖南力推“电能替代” 落实项目可减排二氧化碳120万吨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