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要点》发布后,我国全面拉开了老工业基地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大力支持全国资源型城市及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序幕……
随着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昔日欣欣向荣的老工业区日渐式微,一排排的厂房正在变身为鳞次栉比的“摩天”楼,老工业基地的蜕变,预示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发展。而国务院批复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成为了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行动纲领,并于近期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北京、河南、四川等27个省(区、市)共有120个老工业城市的有关部门正相继根据相关的“指导意见”出台“实施意见”。
在四川,近日出台的《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其中,重点老工业基地“8市1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企业改造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民生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在北京,为加快首钢老工业区的功能与产业转型,北京围绕老工业区面临的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服务配套等五大任务出台转型方案,破解资金等难题,近三年内拟完成22项工作、4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规模达780亿元。据北京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首钢老工业区目前面临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城市功能精细再造两大战略任务,本次调整改造对于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就是,在对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中,重点扶持了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在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镍钴合金及大规格中空型材、特种铸锻件等先进结构材料,碳纤维、高性能稀土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发展高端石墨材料;在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锅炉、电机、换热器等产品;在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新能源电力并网工作;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特色高端软件产品和新兴技术服务等。作为新兴产业中的一员,节能减排中的生力军,节能服务的主力军,能否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中施以绵力,创造发展机遇,就看你们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