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对接在我国步履艰难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网 时间:2014/10/22 14:10:56 用手机浏览

  面对气候问题,发达国家应首先担负起国内深度减排的责任,向全世界示范,对外要给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也要做出自己的努力,转变发展观念,改善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通过更多切实行动推动全球气候保护进程。

  在发展中国家具体来说,就要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

  看来,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节能机制和商务模式——合同能源管理,不仅受到社会关注,企业的欢迎,也将成为有限缓解气候为问题的“利器”。而在现实中,这种企业可以不投一分钱实施节能改造,还能享受节能收益的方式,却在各种“阻碍”面前,一直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这是为什么?缺政策、缺市场、缺技术、缺资金?不。

  笔者认为,融资难、合同签订难、节能量确定难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对接难”,企业与企业对接、企业与银行对接。不仅如此,目前,市场上各种节能信息严重不对称,往往产品找不到市场、市场找不到项目、项目找不到资金、资金找不到技术,对接链条脆弱,缺乏产业整合平台。再加上节能公司还处于发展中,没有成熟的行业规范,项目风险较大,收益能力表现参差不齐。这也是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却步履艰难的根本原因。如何来突破“对接”问题?

  眼下,各地各级部门也在积极推动节能服务公司和各种客户的对接工作,铜陵市召开2014年度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接会;北京已建立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了节能服务机构库和节能量监测机构库;吉林省举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对接会;上海市举行合同能源管理银企对接融资服务活动……“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也于近期成立。此外,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副主任秘书长赵明也表示,希望全国各地优秀的节能服务企业成立更多的模式创新、形式新颖的联盟来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实现有效对接的方式和举措,也希望在这个产业的自我良性循环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相关部门可以“强力”介入,“扶上马,送一程”。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中国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转
今冬再添“煤改电”取暖居民27万户 河北南部电网
河北省2017年各市节能减排目标考核结果
中天钢铁集团两大环保项目正式投运
中海外新能源产业机构发力推进新能源战略实施
《中央企业节能减排发展报告2018》正式发布
福建莆田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北京确定2018年节能减排目标:万元GDP能耗降2.5%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