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绵阳: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 打造“绿色未来”
来源:绵阳日报 时间:2014-11-17 14:26:25 用手机浏览

  立足现有企业、国防军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优势资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基础条件,以提升产业关联度和形成企业间“纵向闭合、横向耦合”的共生关系为主线,以军民融合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路径,以外引内联和项目建设为关键和突破口,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清洁生产和园区工业生态化,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成为引领绵阳“十三五”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大发展重点

  着力发展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制造技术、电池储能系统和以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为代表的分布式能源技术与装备,同时重点发展城乡居民直饮水装备、DFT汽车尾气治理技术、高浓度难降解、高毒性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电子废弃物拆分与回收利用等一大批惠及民生的产业。

  入秋以来,行走在绵阳每个大街小巷的人们有一个普遍的感受:空气越来越好。来自市环保局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8-9月,绵阳空气质量达标率100%;进入10月之后,城区空气质量指数更是连续多日达到“优”级,在全省8个环保重点城市排名第一。

  在为环境质量喜悦的同时,不少人有些担心:这样的情形能保持多久?正大力发展中的绵阳节能环保产业,以如虹的气势,给出了响亮的回答:好空气绝对不会转瞬即逝,绵阳的环境,只会越来越好。

  “老产业”迎来新机遇

  节能环保(装备)对绵阳而言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在绵阳布局国防企业,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就伴随着军品生产应运而生了。改革开放后,军转民技术广泛运用到社会环境治理中来,中物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等一批国防军工科研单位积极投身于节能环保(装备)技术的军转民研发,并逐渐形成产业雏形。

  如今,随着节能环保(装备)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绵阳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也逐渐壮大,开始向深度化、尖端化方向发展,产品也随之向标准化、成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目前,绵阳已拥有“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非动力核技术工业化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与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密切相关的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物院、长虹、九洲等也正着手新建节能环保项目,西科大、绵阳师院相继设立环境工程学科,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技术研发实体开始在绵阳聚集,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据统计,目前绵阳全市共有节能环保(装备)类企业60余户,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主要龙头企业有长虹格润、九州环保科技、保和富山、中科绵投、绵阳美能、久远化工设备、银河化学太阳能浆料、兴事发太阳能、振华科技、古杉油脂、恒泰环境、九环仪器等;技术研发机构30余个;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近1000名;主要涉及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研制、废物综合利用、环保综合治理与运营等4大领域。

  2013年,绵阳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实现产值40亿元,同比增长21.9%;截止2014年9月,节能环保实现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15.8%。

  被确立为绵阳市“4+3”高端成长性产业,绵阳的节能环保(装备)这个“老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按照省委相关精神,绵阳积极行动,作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战略部署: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努力形成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把绵阳建成我国西部有重要影响力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绿色未来”清晰可见

  针对绵阳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目前存在的布局分散、产业亟待集中,产业链条短、本地配套能力弱,产业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项目落地困难等问题,绵阳出台了系列措施——

  搭建专业产业园平台。拟在经开区塔子坝污水处理厂及周边500余亩,规划节能环保(装备)专业园,同时将游仙经济开发区、江油龙凤化工产业园等作为专业承载平台,让产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无障碍,实现产业的集聚效益。

  积极培育产业集群。鼓励和引导美丰化工、雅化集团、银河化学、利尔化学等循环经济利用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兼并重组,尽快形成产业带动效应大、辐射作用强的大企业集团和企业生态群落。同时,按照绵阳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入驻。

  组建绵阳节能环保装备联盟。为确保全市节能环保(装备)企业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从而成为企业优势互补、扩展发展空间、提高产业或行业竞争力、实现超常规发展,以联盟的集聚效益带动全市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快速发展。

  扩大与外部的交流合作。目前我市节能环保和化工产业推进办正积极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央企和特大企业进行交流洽谈,市政府与其在清洁生产示范区建设、空气动力学应用技术、浅层天然气开发、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及设备制造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与合作方面签订了协议。四川美丰与德国梅塞尔气体公司合作建设的10万吨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已在绵开工建设。

  到2015年,培育、集中和集聚龙头企业10至15家,聚集形成10至15个中国名牌产品;培育上市公司3家,30亿元的企业2家、10亿元的企业 3家以上;到2020年,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实现产值180亿。这是绵阳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的近期目标,也是绵阳人看得见的“绿色未来”。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治霾不能各自为政 京津冀三地环保标准亟待统一
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工信部下发方案 目标锁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
消化产能、治理雾霾 代表建议发展“吃钢”产业
年度能耗强度下降目标相当于减煤1.27亿吨
去年广东省完成4030项大气治理项目
2015年石家庄市将削减煤炭消费270万吨
南方电网公司今年将发布“十三五”节能环保规划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