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建中央综合新华社消息:全国政协22日下午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出席会议并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徐辉、宇如聪、郭允冲、高吉喜、董胜波、秦博勇、任海泉、黎昌晋、郑广台、甘连舫、程红、方黄吉雯、魏明德、王小康,以及专家学者张小曳、林而达等在座谈会上发言。委员们认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一件大事。目前,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有进步、有问题、有希望,但解决好也需要有个过程。我们要坚定信心,直面问题,加大力度,抓出成效。一些委员就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提出了建议,一要加大执法力度;二要重视城市规划与建设,明确城市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避免城市无限制扩张;三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四要解决能源结构问题,控制煤炭消耗总量,加快推广天然气、洁净油等清洁能源;五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形成社会共识;六要加强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协作机制;七要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京津冀大气污染源监测、执法等工作;八要处理好一些具体的污染问题,如秸秆焚烧、港口污染等。座谈会讨论深入,气氛热烈,委员们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俞正声认真记录,不时插话询问,与大家互动交流。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韩启德、张庆黎出席座谈会。
马培华在座谈会上讲话。民建中央副主席、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介绍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情况。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天津市政协主席臧献甫、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立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在座谈会上发言。
马培华说,全国政协非常关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将其作为全国政协2015年协商工作计划重点协商议题。为掌握第一手材料,筹备好这次座谈会,民建中央和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赴京津冀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调研。当前,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三地大气污染防治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相信在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取得显著进步,得到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做好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马培华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加强京津冀区域大气联控联防联测的协同机制。要建立由环保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区域联控机制,定期会商,各地具体负责,切实解决问题。要严格执法,防止出现一些地方执法偏软、偏松甚至有些地方还有盲点的问题。要适时从大气动力学、大气化学等有关气象学的角度对风道的规律进行研究,并及时运用到区域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规划方面去。要充分发挥目前各地联测技术比较先进的优势,注重联网联控,对重点排放企业要重点监控,任务分解要明确,责任对象要具体。二是要大力推广清洁煤发电和清洁煤燃烧技术。要立足我国多煤少油缺气的国情以及目前运用清洁煤发电技术电厂排放水平较低甚至比天然气发电排放还低的现状,在上网电价、技术改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使京津冀大型电厂实现全面清洁排放并在供热方面全部运用清洁煤燃烧技术。三是要切实推进气、电代煤工程用以解决散煤燃烧问题。有研究表明,散煤污染排放是集中燃烧的20倍以上。目前三地控制散煤主要是采取了供应优质煤以及灶具改造等方面的做法,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将天然气、焦炉煤气等应用到散煤替代方面。在张北地区等清洁能源较为丰富的地方要更加重视以电代煤。四是要重视尾气排放污染、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交通。要运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特别是在出租、城市物流、工具车、港口机械等方面,要加大应用力度。要把发展电动汽车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抓住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走绿色发展之路。五是要统筹兼顾,对河北节能减排给予支持。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鼓励和支持河北重化工业走出去,把产能释放出去;要在国家产业布局规划中对河北方面给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