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资源节约的明显成效应从何处着手?
来源:大连日报 时间:2015/4/28 14:47:35 用手机浏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节约资源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提出了“必须取得明显成效”的明确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面对巨大的资源约束压力,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潜力最大、最为可行、最容易见到成效的是加强资源节约。沿着循环经济的轨道破解资源约束,从生产、消费、完善政策法规、采用绿色GDP核算办法等几个方面同时着手资源节约工作,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在生产领域中,要通过立法定期公布强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产品及技术路线,逐步使落后的生产技术向新工艺转化,进行技术升级和换代,从而在保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技术革新与进步是节约资源的关键支撑条件。因此,要重点推进环境友好型共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把上游的废料作为下游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关于“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指引下,通过结构调整、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等途径,我国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90年下降45%,水耗比1990年下降72%。1991年至2004年的14年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50万吨。但是,这与党中央提出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相比还差得很远,在生产领域中降低资源消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是缓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的迫切要求。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严重浪费资源和财富的不良消费方式,如低效率消费、跟风式消费、攀比式消费、炫耀式消费等。这类不健康、不文明的消费,不仅空耗社会财富,而且浪费发展资源,污染生态环境,阻碍发展步伐,削弱发展后劲。因此,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资源节约的关键。要在已经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循环利用法、循环经济企业投融资法、可持续消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政策体系,鼓励消费者实行绿色消费,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民间投资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要用税收政策鼓励资源节约,如提高大排气量轿车的消费税税率,对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车辆,可按适当的比例给予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对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或产生环境污染的生产厂家,要设立一些新的税种,如资源消耗税、环境污染税等。同时,要充分利用约束资源消耗的价格机制,谋求节约资源的技术进步,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与发展。

  采用绿色GDP核算办法,从源头上堵住资源浪费的渠道是当务之急。当GDP增长成为各级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中的主要指标时,实现GDP的高增长率就成为行政力量决定资源配置时的内在动力,各地GDP的攀比则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外在压力。而片面追求GDP增长,是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透支”为代价的,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导致的生态恶化和资源破坏的环境代价。如果把环境成本减掉,许多地方的“经济增长”其实是负增长,领导的“政绩”也许是功不抵过。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绿色GDP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更为突出,是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新发展思路的最佳切入点。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党政官员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约型模式转变,才能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实行绿色GDP,就是要对国民经济进行双重核算:既进行投入与产出核算,又进行环境与资源核算,将隐蔽着的环境成本通过盈亏平衡表现出来,把对社会生产力的核算和自然生产力的核算结合起来。绿色GDP的增长,我们才能既得到金山银山,又得到碧水蓝天。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2018中国能效论坛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
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装备产品供需对接会成功举办
天津:造一流人工智能控制节能项目
国家节能中心组织开展“春季调研”系列活动
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完成“陶瓷金卤灯在中国国际酒饮中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完成“整体化LED节能照明方案在医院的
通知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征集2018年节能低碳
2017-2018节能服务产业年度峰会在京隆重召开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