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建设节能减排示范市 打造生态文明鹤城
来源:鹤城晚报 时间:2015-5-4 16:02:05 用手机浏览

    鹤城在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大前提下,大力提倡减少水资源消耗,严格控制污水排放,使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与节能减排息息相关,更是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该市始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生态环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嫩水碧波荡漾 鹤城人百般呵护

    持续推进企业节能减排

    去年,该市共设立了水减排企业113家,完成减排项目113个,其中工业加生活部分减排项目25个,农业源减排项目88个,大量削减了化学需氧量及氨氮排放量,完成省政府及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批复的目标要求。

    重点工业企业,既是污染减排的重点,同时,也是该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关键。按照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松花江“十一五”、“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的落实,通过实施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结构减排,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从严审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型建设项目,通过结构调整不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十一五”期间,共审批建设项目622项;改造、关停了80余家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能耗高、污染重企业,极大地保护了嫩江水质,水环境持续好转。

    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

    该市现已建成14个污水处理厂,在其建设进程中,指挥部发出了“治污染风雨兼程不畏千难万险,抢工期决战更重质量安全”的誓言,180天建成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创造了寒冷地区工程建设的奇迹。在建设及检查过程中,对于存在的问题,该市各级政府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明确专人负责,用“铁腕”强化建设、监管和运营。该市在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管理中认识到,污水处理工作走市场化运营将是大趋势,并采取了相应行动。目前,该市中心城区2座、富拉尔基区1座污水处理厂已实现市场化运营。并通过专业化的管理、运营、服务,改变目前水质超标状况,提升全市的污水处理水平。

    同时,劳动湖南扩也是改善我市水质量的重要推手之一,在前期对劳动湖进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彻底解决劳动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的又一重大举措,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顺利实现通水,湖水变清、湖岸成景的劳动湖,不但解决了水污染问题,还将鹤城打扮得更加靓丽。

    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水源地

    去年,该市再次对全市31个县级以上水源地的146眼水井进行了全面调查,对于发现的个别问题,该市严格按照饮用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进行防范。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责令搬迁、治理、完善、上设施,对于道路从一级保护区内穿越且确实无法绕行的,制定了运输危险品车辆通过保护区的应急预案,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解决。并按照行政范围,划定卫生责任区,组织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固体废物、白色污染、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清理工作,清理搬迁对饮用水源构成威胁的垃圾站、废品收购站、危险废物堆放点,确保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安全。同时,该市还严厉打击破坏饮用水源安全的违法行为。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本着创建好节能减排示范市的精神,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大清理”、“大整治”、“大执法”行动,对破坏、污染饮用水源安全的行为予以打击。对经反复工作,依然我行我素、顶着不办、阻挠执法的人员,予以了依法严肃处理。

    目前,该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主要指标水质达标率为100%。

    精心呵护 江河水质良好

    除上述举措之外,该市还通过在嫩江沿岸保护性地建设了富裕县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江县哈拉海湿地和拜泉县双阳河等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效地减少了嫩江流域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水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与节能减排息息相关,更是对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始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生态环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市积极协调黑河地区、内蒙地区等共同作战,对相关企业及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了嫩江及其支流水环境安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松花江规划项目进展顺利。

    据了解,嫩江流经该市河段水质状况为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占80%,无劣Ⅴ类水质断面。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持续好转。嫩江支流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II~Ⅲ类水质占62.5%,无劣Ⅴ类水质断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吉林磐石市强力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之路
上海市长宁区财政局全力推进节能减排事业发展
齐齐哈尔推进节能减排、打造生态文明城市
宜昌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建筑节能新模式
两部门组织召开水泥行业阶梯电价政策座谈会
胜利油田节能减排融入“全链条”
福建南平市超额完成2014年度节能减排指标
发改委:加大对节能减排支持力度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节能产业网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