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电节能迫在眉睫 治本应多开发“绿电” |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07/8/10 10:06:03 用手机浏览 |
昨天,上海市迎峰度夏第一天,本市部分企业开始错峰让电。
据电力部门预测,今夏如出现持续高温,全市实际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900万千瓦,而上海最大供应能力是1600万千瓦,用电缺口预计为300万千瓦。“电荒”,再次成为焦点关注。
节电、节能,迫在眉睫,需要行动。
工业节电,三年收回投资
这两天,一本书吸引了全市工矿企业的目光。这就是市节能监察中心花了7年多时间,先后调查700多家工业企业用能状况编写而成的《工业节能60计》。
工业怎么节电?在老百姓眼里,节电不外乎空调开高点,电炉少用点。其实,在2004年上海全市电力消耗中,工业就占了67.6%。这个用电大户如何节电,举足轻重,学问可不小。《工业节能60计》,就针对空调系统、电机及拖动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等提出了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在国外,工业节电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专门的能源服务商,帮助企业提高电力效率并提供更便宜的能源。相比而言,国内不少工矿企业尚未有“能源管理”这个概念,对用电质量、电力分配等不够关心,造成了不必要的能耗。另外,一些技术因素也会增长能耗,如电子整流器、变频器等设备的使用等。而所有这些能耗,吴国柱说,都可以通过节电产品及流程降低。
工业节电投资回报率是多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家国内中型钢铁公司为例,去年用电量为964万多千瓦时,投资节电系统工程约300万元,可节电25%左右,以单价0.4元算,每年节约电费约96万元,三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资。
这两年的“电荒”,使国内工业企业的节电重视度已有提高。2004年,上海工业同比增长1万元产值,电耗同比下降10%,节电量达33.68亿千瓦时。工业总能耗增幅为7.5%,也低于全市GDP的增幅。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电力消耗增速却从世纪初的近50%降低至现在的30%。金茂大厦的电力消耗也由开业初期的每年5600万千瓦时逐年下降到5000万千瓦时。工业节电,大有空间。
建筑节电,潜力20亿度
“当初就是为了好看,谁想到成了‘电老虎’。”
家住浦东新区的李先生,年初买了一套复式楼房,装修时,李先生把顶层两面墙敲掉,换成了单层落地玻璃窗。这两天太阳好,气温高,楼上立刻炎热无比,只能整天开空调,耗电能不大吗?
事实上,这不是李先生一家的烦恼。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建筑能耗近几年增长明显,目前已占全国总能耗的27.8%。在上海,住宅每平方米的平均能耗为相同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按市节能监察中心检测的数据,全市2亿多平方米住宅,每年节能潜力超过20亿度电。
在全国高耗能建筑超过90%的情况下,发展节能建筑已成为共识。本月初,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上海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规定今年起所有新建建筑必须按照标准采取节能措施。7月1日起,国家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将正式实施。
毋庸置疑,节能建筑肯定会提高成本,这笔钱凭节能节得回来吗?
能。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倪德良告诉记者,按现有国家和上海市建筑节能标准,改造建筑物围护结构,比如使用带隔热构造的窗框型材、双层玻璃等措施,可节能25%,其成本只使每平方米上升100元至150元。若是公用建筑,这些钱预计5至8年就可通过节能收回。
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住宅类建筑采取节能措施,房价会不会涨?
据国际知名物业顾问戴德梁行分析,市场上节能住宅的销售价格大致高出普通住宅5%,原因是目前节能住宅的开发将使住宅建设成本提高10%。按目前上海房价,这意味着买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要多付数万元。而据用户测算,按家庭用电习惯,节能住宅每年节省的电费不超过千元,怕是10年也收回不了本,不划算。不过,新汉业不动产的分析师认为,目前节能住宅价格偏高,主要还是“物以稀为贵”,如全市推广节能住宅,房价将不会有很大变化,毕竟,真正决定上海房价的是供求关系,不是成本。
家电节能,炒作新概念?
伴随“电荒”,市场上打着“省电”、“节能”旗号的家电越来越多。节能家电效果如何?受不受百姓欢迎?记者昨天走访了浦东永乐新大陆和国美长宁两家店。
在冰箱销售区走一圈,低耗能的冰箱占80%。空调,以省电为核心的变频技术是最热门的词汇。小家电中,改造后的电磁炉称,比传统产品节能达20%以上;智能化电烤箱称,以前需要7分钟左右的烹饪时间可以缩短到2.5分钟左右;而智能芯片的电热水器能省气省电10%……
买一台回去,究竟能省多少钱?
做冰箱的促销员背熟了广告:“给您的电费打七折。”一位“西门子”小姐扳指算了一笔账:“普通冰箱一天耗电1.2度左右,现在新出的冰箱,一天至少省0.4度电,一年下来,省电144度,折合80多块钱。”
变频空调省的钱更多?一品牌空调销售介绍:在恒温条件下,同样花400元电费,普通空调可运行872小时,而变频空调则运行2160小时……省电超过50%!“按此标准……”未等记者问完,销售员大手一挥:“一般家庭一年电费能省七八百元。”
果真如此?一对正在选冰箱的中年夫妇摇头,“新品到底能省多少,吃不准。”夫妇俩听朋友说,一些厂家都是在冰箱空空的情况下做的耗电测试,买回家一放东西,耗电量蹭蹭上涨。可冰箱不冰东西,又拿来做什么?
空调呢?有顾客说,在恒温房间里用空调,就像匀速开车,当然省油。可到了实际温度不断变化、有大有小的房间,就像是在市内开车,需要不断急刹车,50%?大概省不了那么多吧。
为家里换个新热水器的沈阿姨则呼吁:“一些节能小家电,如果真能达到说明书上的节能就好了。我刚买了只电磁炉,说节能20%,可到月底一看,电费一分没少。问商家,商家说,20%是理论上的。”
“节能”型的,省多少电,说不清楚,价格倒挺清楚。同样规格的变频空调,价格比普通型翻一番。标有节电功能的微波炉,比同规格的普通型贵了15%。一款节能型灶,甚至比同规格的普通型贵一倍以上。
“节能”家电卖得不火。一上午近两个小时,记者见卖出的都是普通空调。在永乐新大陆店,据销售员介绍,那省电的微波炉一周也没卖出去一台。SVA上广电的销售叶庄认为,由于目前缺乏完善的能效信息标识制度,市场上打着“节能”口号的家电产品大多口说无凭,拿不出具有说服力的参照标准,顾客当然不甘心多掏钱。
但愿家电节能莫沦为商家炒作的新“新概念”。
治本,多开发“绿电”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华民
从2000年开始,我国电力消耗年平均增长速度已连续5年超过GDP年平均增长,并且,每万元GDP能耗也在增长。这个问题怎么看?我认为,这与我国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关。目前,我国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化,化工、汽车、电解铝等产业发展迅速,自然要比劳动密集型时期的纺纱、织布及小五金所消耗的能源大得多。
从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能源消耗型产业增长也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阶段。因为它直接牵扯到许多下游产业产品的生产,高能耗的水泥、钢材、电解铝、化工产业,直接为汽车、医药、房地产、造船等支柱型产业提供支援。这是我国向更高阶段产业类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迅速发展的新型产业与落后的能源建设之间有矛盾。这就像一个开始发育长身体的孩子,其补钙量自然与日增多,却无法得到更多优良的钙质。能源哪里来?节省当然是个办法,但治本之法,还是要开发更多新能源。同世界能源消耗结构相比,我国属低质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客观上造成我国能源经济利用效率低、产品能源成本高、污染严重。所以,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加大风能、太阳能这样的绿电建设,完善我国能源供应的结构和生产能级,才是积极的应对方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