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地方动态 >> 正文
北京未来三年提升94项“绿”标准
来源:中国能源报 时间:2015-11-11 14:52:30 用手机浏览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和市质监局联合召开北京市推进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北京市推进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2015—2022年)》。

    根据《实施方案》,未来三年北京市拟制修订94项标准,到2022年,基本形成体现北京特色、指标水平先进、系统构成完善的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实现政府主导制定的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全公开、监督执法全覆盖、强制性标准全执行、推荐性标准全部鼓励采用。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洪介绍,实施方案将把百项节能标准制修订工程形成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固化下来,同时将进一步规范、优化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首个省级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与其他地区不同,首都淘汰退出劣势高耗能产业空间缩窄,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支撑节能减碳目标的潜力变小,进入了“以退促降”向“内涵促降”转变发展新阶段。张国洪介绍,节能减碳和循环经济自身工作发展也需要更严格的标准引领来实现,标准化将在推动北京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和促进科学用能、加强资源节约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目前,北京市现行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领域地方标准已达207项,其中能耗限额标准27项。“2012年北京市制定的百项节能低碳标准建设实施方案,已累计发布标准97项(其中92项为地方标准,5项为指导性文件),其余各项标准分别处于在研或拟发布阶段,预计年内将全部发布。” 张国洪说。

    《实施方案》专门列出北京市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这个框架中涵盖了94项拟制修订的标准,分布在能源节约、碳排放管控、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其中备受关注的碳排放监控占比最大,未来将制修订40项标准。

    据介绍,北京市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领域标准现行207项,在研142项,拟定修订94项。明确了现行、在研和拟制修订标准在体系框架中的分布。

    专家认为,实施方案所确立的框架体系是国内首个省级发布的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具有很高的先进性、系统性、关联性和可实施性,将为北京市开展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对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将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

    标准数量实现零突破

    张国洪介绍,2011年北京市在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领域地方标准数量为82项,因北京市百项节能标准制修订等政策带动,2012年至今该领域新增标准125项,目前北京市的现行有效标准数量为207项,同比2011年目前北京市节能低碳与循环经济领域新增标准152.44%。

    张国洪举例说,2012年6月发布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使北京市新建、改扩建居住建筑的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指标在全国率先从节能65%提高到节能75%,并且通过强制使用太阳能和强制使用外遮阳等节能措施,使本市居住建筑综合节能水平达到同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先进水平。2014年11月5日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是全国首个关于污水处理能源消耗限额的标准。按此标准执行,北京市清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在采用精细化节能降耗系统后,每吨水耗电量减少了0.016度,全年总用电量就减少了138万度,折合标准煤为558吨,节约电费108万元。

    北京市百项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启动后,北京市实现了能低碳与循环经济领域的多个子领域标准数量的零突破,带动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迅速发展。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制定的37项工业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领域标准,大多数没有国家标准及国内同类标准,填补了北京市乃至国内在相关标准制定领域的空白。温室气体管理子领域由标准空白增长为2项现行有效标准,预计未来三年内,该领域标准将增加至60项,为精细化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标准化储备。同时,北京市首次制定发布了27项能耗限额类标准,占总数的13%。这些限额标准中不仅规定了现有企业能耗限额限定值,还明确了新建企业能耗限额准入值,提出了企业能耗限额先进值,其中限定值和准入值是当前必须要遵照执行的规定,随着技术进步,先进值未来将逐步转换成准入值或限定值。

    加快推进京津冀标准一体化进程

    “这批标准不仅涵盖了建筑、交通、工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还包括了清洁生产、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与环境改善密切相关的方面,同时还有支撑监督监测、碳交易等创新制度实施的标准,实现了多个领域零的突破,填补了北京市乃至国内在相关标准制定领域的空白,在全国省级范围内也属首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明显。”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爱仙说,众多标准里,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规范、能效领跑者评价导则应该是国内首次提出,这些标准若能顺利完成并发布实施,将在全国范围内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对进一步完善国家及其他地区的节能低碳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带动节能低碳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相对集聚,环保减排压力倍增。”李爱仙说,《实施方案》在标准机制创新方面,支持北京市节能低碳地方标准转化为京津冀通用的区域标准,加快推进京津冀标准一体化进程。”

    “到2022年,基本建成体现北京特色、指标水平先进、系统构成完善的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体系,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标准化共治格局。”张国洪说,实现政府主导制定的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全公开、监督执法全覆盖、强制性标准全执行、推荐性标准全部鼓励采用,努力打造全国节能低碳和循环经济标准创新中心、示范基地和辐射之源,有效支撑本市节能低碳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区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保持国内领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2015立体绿化国际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建筑节能标准助推德国造梦者"中国梦"
重庆市建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平台
环保“十三五”超十万亿元商机 建筑能源管理如何把握?
“德国制造建筑节能项目展示”中国首秀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有本质区别在哪儿?
2014年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0%以上
江西赣州加快绿色建筑发展 新建筑节能设计合格率须达1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企业并购
网络借贷
节能咨询
节能认证
人才招聘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