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能源发展瞄准清洁低碳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5-12-31 14:00:20 用手机浏览

能源是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在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趋紧的条件下,能源生产消费将出现哪些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能源发展的路径该如何调整?在1229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阐述了十三五我国能源发展路径。

十二五能源转型迈出步伐

       我国能源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努尔·白克力说,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年均3.6%的能源增速保障了国民经济7.8%的增速,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2%

在能源结构方面,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增长1.4倍、2.6倍、4倍和168倍,带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了2.6个百分点。

在节能环保方面,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累计下降17克,火电机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33%35%39%以上。

在国际合作方面,初步形成了西北、东北、西南及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油气进口能力逐步提高,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电网、煤炭等领域国际合作全方位开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CAP1400三代核电技术和具有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研发成功,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等装备广泛应用。

在用能条件方面,我国全面解决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天然气覆盖面大幅提高,居民用气人口提高了1.8倍。

       他说,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步伐加快。预计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煤炭消费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将继续较快增长。

能源发展面临五大矛盾

       面向未来,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努尔·白克力说,一是传统能源产能过剩矛盾加剧。煤炭可能会面临产能长期过剩的局面,电力过剩的苗头也越来越明显。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超过7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0%。如不注重把握市场趋势和规律,片面追求产能扩张,今后将造成越来越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

       二是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有待提高。能源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电力系统主要靠火电机组调峰,消纳可再生能源上网能力较差,系统效率低,污染排放大;天然气储气调峰建设滞后。

       三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瓶颈制约。三北地区弃风弃光、西南地区弃水问题进一步加剧,部分地区弃风率超过30%,西北地区弃光问题开始显现。十三五期间,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面临更大压力。

       四是终端能源消费清洁替代任务艰巨。实施天然气、电力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天然气替代受价格、输气管网等体制机制因素制约,电力替代也面临成本、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等因素制约。

       五是资源环境约束问题更加突出。水资源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约束,大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迫在眉睫。

十三五能源发展瞄准绿色低碳

       努尔·白克力阐述了十三五能源发展多个目标,包括增强能源供给能力,关键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大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取得新突破,国际合作广泛深入等。他说,要实现十三五能源发展目标,必须注重七个坚持

       一是坚持系统优化,提高能源协调发展水平。要结合区域战略的实施,优化高耗能产业和能源开发布局,西部地区提高能源就地消纳比例,东中部地区加快高耗能产业转移,降低对远距离能源输送的依赖。同时,要推动能源协同发展和互补利用,大幅减少弃水弃风弃光限电问题的发生。

       二是坚持绿色低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大规模、不合理、粗放利用煤炭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强度双控制,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推进重点地区煤炭减量替代,加快重点领域用能变革,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三是坚持多元发展,推动能源供给革命。着眼于优化我国能源供应结构,大力提高清洁能源供应比例。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推动能源技术革命。聚焦推动能源重大变革的技术,积聚优势力量,超前部署加大科技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坚持公平效率,推动能源体制革命。要落实电力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尽快出台和实施油气体制改革方案,把电网、油气管网打造成公平服务于上下游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公共平台。

       六是坚持扩大开放,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扩大海外油气等能源生产基地,推进核电、水电、火电及 特高压输电走出去。要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

    七是坚持惠民利民,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用能需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