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武汉谋求节能减排的突破口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07/11/13 14:06:04 用手机浏览

 

  节能减排,是中央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4月27日 ,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有力的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刻学习领会这次会议精神对于指导当前及今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节能减排,是当前亟待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去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去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今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就武汉市而言,自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节能减排纳入重要工作,大力予以推进。从今年开始,武汉市不再向各区分解下达GDP指标,节能、环保等成为考核各区各部门工作的硬指标,并且将环保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全市各级评优创先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同时实施了一些有利于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措施,比如首次安排财政资金支持节能改造,市发改委今后不再审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整顿和关闭10余家不合规格企业,等等。目前,全市65家重点能耗企业减排指标初见成效。据统计,一季度,65家重点能耗企业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同比下降24.2%。在49户产值能耗同比减少的企业中,8户企业降幅在20%—30%之间,6户企业降幅超过30%。但是,作为老工业基地,武汉市的节能减排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武汉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约占全市总量的七成,其中高耗能企业占80%以上。武汉市人均资源消耗量和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全市常年监测的67个湖泊中,有33个仍处于劣Ⅴ类水体。

  粗放型增长方式直接导致环境恶化,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节能减排,必须以重点行业和公共领域为突破口

  钢铁、石化、电力、建材等几大行业是武汉市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领域,抓住了这几大行业的节能降耗就抓住了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钢铁是武汉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最大的利税行业。近几年,武钢发展很快,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三,成为武汉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钢铁是一个高耗能、高排污的产业,是全市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行业。因此,要加快提升钢铁行业更新改造和投资建设的技术水平,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建立废气回收装置、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实现设备大型化、高效化、连续化、自动化、环保化和生产集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废气、废水、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尽快实现烟尘、粉尘、废渣等废弃物“零”排放。石化行业要积极实施和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消除生产装置用能、用水不合理的地方,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全面回收利用装置产生的副产品和排放物,让副产品和排放物都能由“废”变“宝”。电力行业应重点发展超临界火电机组,强化节约燃油、循环泵利用和电动机变频调速等节能措施,加强电网优化工作,降低网损率。建材行业节能减排要重点抓住水泥和墙体材料生产两个重要环节。加快用先进生产工艺取代落后生产工艺的步伐,尽快使我市水泥新型干法比重达到70%以上。中心城区新建建筑要积极推广应用具有轻质、高强、隔音、隔热、保温等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

  公共领域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同时也最能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因此应以公共领域节能减排为示范,带动各行各业同步推进和全民共同行动。新建公共建筑要全面实行节能设计标准,凡不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工程不得开工建设,同时积极开展现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力争2010年前完成应改造面积的50%。推广路灯绿色照明,更新使用节能灯和路灯节电器,确保节电率达到25%以上。加强公共交通节能,公交车、客用出租车推广使用新型燃料,力争到2010年全市新型燃料的推广使用率50%以上,综合能耗下降25%,同时优化路网和站点布局,提高运输效率。政府机构要带头节能,严格落实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超过20摄氏度空调使用政策,倡导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油耗、低排放环保车辆,完善政府采购节能环保清单制度,降低办公用品使用成本。

  

  三、节能减排,需要强有力政策措施作支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应尽快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协调配合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严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和重点企业,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对因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监管不到位造成年度和阶段性目标不能如期实现或重大节能减排事件的,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二是完善各项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支持能耗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非资源型产业,壮大具有武汉特色和优势的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规模。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减排准入门槛。对钢铁、电力、建材、造纸等重点耗能行业要逐户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同时从经济上制定约束性办法。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把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利用的科研、开发和建设,积极推进生物柴油、乙醇燃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采用市场机制的办法,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

  三是加大执法监督和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认真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放目标责任制,健全节能环保工作实绩评价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区和单位,坚决实行“两个停止”、“两个不准”:停止审批新的工业项目和新的工业用地;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的一律不准投产,在建项目环评设施不配套的一律不准投产。启动节能监测中心和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尽快实现节能减排重点企业、重点污染源和工业园区与监控平台联网,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验收要求。定期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严肃处理一批严重违反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件,对恶意排污的行为实行重罚,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切实起到警示作用。

  四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各行各业同步推进、全民共同行动,才能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要加强舆论宣传,将节能减排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宣传武汉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节能减排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和单位进行典型宣传,对严重违法案件坚决予以曝光,促进提高全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认真组织好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等节日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加强各级各类学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教育,大力普及节约、节能知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潮州市积极开展能源计量督查助推企业节能减排
武汉引入合同能源管理 用能单位可省一半电费
2014中国(武汉)节能装备技术交流论坛成功举行
2014中国(武汉)节能装备技术交流论坛即将举行
全国第2个低碳日 今天你节能低碳了吗?
中法签署文件 在武汉共建建筑节能生态示范城
2014中国(武汉)建筑节能创新技术论坛成功举行
2014中国建筑节能创新技术论坛本月将在武汉举行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