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能源局加大关停煤电机组淘汰落后产能近500万千瓦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6/11/4 14:59:33 用手机浏览

据江苏发改委1027日消息显示,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下达2016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2016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中,计划淘汰容量总计491.8万千瓦。从各省的具体目标任务来看,陕西淘汰计划容量最大,达到59.65万千瓦。

煤电产能过剩已是共识,从近期的煤电企业状况来看,他们还面临着煤价上涨的压力。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双重压力之下,煤价的上涨可以看作煤电去产能的契机。在火电发电量负增长的同时,煤炭价格上涨了,这就加速了煤耗比较高的企业的死亡进程

煤电项目仍在高速建设

在电力需求放缓、电力行业出现局部产能过剩的苗头之下,煤电去产能的形势最为紧迫。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关于建立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暨发布2019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的通知》等多份文件,为日益严重的煤电产能过剩踩下急刹车。

据江苏省发改委网站消息显示,此次《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加大对于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煤电机组的淘汰关停力度,特别是单机30万千瓦以下、运行满20年的纯凝机组,运行满25年的抽凝热电机组以及改造后仍不符合能效、环保要求的机组。

从《通知》上各省的目标来看,陕西、福建、河南需要淘汰的任务量较大,均超过50万千瓦。其中,陕西淘汰计划容量最大,达到59.65万千瓦。

韩晓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初由于历史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上述这些地方建设的小电厂比较多。近些年,单机3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陆续淘汰得差不多了,目前在电力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落后的产能、煤耗高的、污染排放大的机组陆续都要关掉。

值得注意的是,在存量煤电已经过剩的情况下,煤电项目仍在高速建设。据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表示,2016年在建和待建的煤电项目仍高达2亿千瓦。

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火电发电量却在下降。根据中电联的数据,2015年全年净增火电装机7202万千瓦(其中煤电5186万千瓦),为2009年以来年度投产最多的一年。但是火电的发电量连续两年负增长,利用小时数创1969年以来的新低。

韩晓平认为,煤电行业去产能必须加码。如果不加码去产能,不仅电力产能过剩加剧,中国气候变化的问题也没办法应对。中国加入《巴黎协定》,要兑现减排的承诺。从根本上要控煤,这就必须要减少火电,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煤电去产能迎契机

目前煤电企业面对的不仅是电力过剩,近期的煤价上涨也让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数据显示,9月份,五大发电集团煤电已亏损3亿元,是20128月份以来首次月度整体亏损。

以山西为例,国家能源局山西监管办公室近期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山西省火电企业净亏损0.91亿元(税前)52家省调火电厂中,30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比例达57.69%

韩晓平认为,电力过剩的同时,又面临煤炭价格上涨,这对煤电企业造成了双重压力,但这也可以看做是煤电去产能的一个契机。

韩晓平解释说,原来煤炭价格低,发电小时数少,煤电企业还承受得住。现在发电小时数没有增加,煤炭价格上涨了,这就加速了煤耗比较高的企业的死亡进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正在转型,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增幅在增大,这对火电本身也是一个挑战。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继续大于第二产业,二者同比分别增长11.5%11.6%。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合计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度达66.7%,远高于第二产业的31.3%

韩晓平认为,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大部分集中在晚上的某段时间或者白天的某段时间,其他很多时间并不大量用电,这对电源的结构要求就更大。目前多数火电厂调节能力差,燃煤电厂还没有办法适应。这种情况下,在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同时,也要加大火电本身的调峰能力。

对于仍在建设的煤电项目,韩晓平表示,最根本的还要建立追究机制,让企业对社会投入的资金负责。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没有相关文章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