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举行的全市经贸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为此要积极落实节能目标考核办法,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节能问责制。同时,落实节能奖励专项资金及管理办法,支持实施节能改造重点项目。

形势 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据悉,2007年东莞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去年前三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4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1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排全省第九;单位GDP电耗下降5.8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0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全省最大。
尽管如此,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分析,今年我市节能降耗任务依然艰巨,原因有二:一是我市加工贸易比重较大,由于统计方法上的原因造成能耗相对偏大;二是我市节能工作基础薄弱,节能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滞后,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尚处于筹建阶段,离真正发挥实际作用还有一段距离。
除此,节能降耗过程中还存在着企业节能降耗自觉性差、政府财政投入和激励机制仍未建立起来,镇街基层重视与工作推动不够等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压力依然较大。
电力 镇街要保留发电机
资料显示,去年,我市工业用电同比增长7.3%,远低于全市工业总产值18.6%的增速,万元工业产值耗电(不含自发电)594.9千瓦时,同比下降11.04%。
分析人士认为,在工业能耗呈明显下降趋势的情况下,东莞仍要思索如何解决电力紧缺的难题。全市经贸工作会议透露,2007年我市最大电力缺口172万千瓦,缺电程度在全省各市中较为突出。
副市长邓志广表示,在争取省电网支持的同时(首季度省增加了我市20万千瓦网电指标),要继续实施调峰电力认购和错峰用电。他要求加快地方电网建设,并希望各镇街对电网用地给予最大支持。此外,他还要求各镇街加大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并建议保留发电机组,不要轻易卖掉,以应对不测之需。
举措 问责与激励制并行
据悉,今年我市积极落实国家节能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完善GDP能耗公报制度。同时,落实节能目标考核办法,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节能问责制。
市经贸局有关负责人说,同时还要完善节能激励机制,落实节能奖励专项资金及管理办法,支持实施节能改造重点项目。组建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和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并发挥作用。深入开展“双千节能行动”,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节能规划和节能监察。“研究提出鼓励新能源应用的政策措施,支持神华环保水煤浆项目和电化集团煤气化联合循环洁净煤发电项目建设,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成立市能源行业协会。”加大推广清洁生产,争取设立市清洁生产服务中心。逐步淘汰一批技术低、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工艺和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