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今天(30日)举行成立大会,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定位,开始正式运行。
成立国家能源局的目的是加强对能源行业的集中统一管理,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国内能源问题。而原来我国对能源领域的管理权比较分散,还有一些领域职责交叉,边界不清。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首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国务院“三定”方案赋予了国家能源局许多新的职能和任务,他感到责任非常重大。

张国宝受命担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张国宝说,比如说炼油、煤制油、煤制清洁能源,到底算工业还是算能源?这次“三定”方案中界定得非常清楚,划入国家能源局。还有,这次给我们“三定”方案中加了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能源科技和能源重大装备,做好不容易呀!
国务院“三定”方案还明确将石油储备中心从国家发改委划归国家能源局,职责包括拟定石油储备规划并实施管理,监测国际国内油价及供求变化,提出国家石油储备定货、轮换和动用的建议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商业石油储备。
张国宝说:“这任务非常重啊!”
国家能源局并没有获得能源产品的独立定价权,而是规定可以提出调价的建议,报国家发改委审批或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国家发改委调整涉及能源产品的价格,也要征求国家能源局的意见。对此, 张国宝表示:“我觉得这两段描述已经可以了。在这种价格情况下,如果每个行业都自己管价格恐怕也不行,国家要有个总的平衡。”
记者注意到,国家能源局并没有管理能源资源的职能。这让作为局长的张国宝在筹划建设大型煤矿、解决煤炭短缺问题时也颇感为难。
张国宝说:“建大煤矿谁不想建?很大一个问题,现在资源配置权到底在谁那里?我们这里没有,国土资源部我看也没完全掌握,现在我们知道有资源的地方都被地方政府分给三个、四个(公司)在开采。我们有没有能力再组建一、两个像神华这样的大的集团?”
能源局“三定”方案出台
国家能源局的成立源自3月11日国务院公布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方案中明确,中国的能源管理机构将由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组成。虽然没能直接成立国家能源部,但这在国家能源战略整体布局上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
国家能源局将由国家发改委原能源局、原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国防科工委主管核电工业的系统司局及国家发改委与能源行业相关的司局联合组成,今后,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电、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所有能源宏观管理职能,将归口到国家能源局统一行使。特别是,取消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由国家能源局承担。在主要负责人人选方面,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兼任局长外,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赵小平和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勤分别担任副局长。
国家能源局下设9个司局、人员编制为112人左右。记者联系国家发改委原能源局相关人士,该人士对上述国家能源局部门数量及人员编制都表示肯定。
首例部委所属局设党组
国家能源局虽然还挂在国家发改委名下,但是单独设置了党组,办公地点也选在发改委之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部委所属的国家局尚未有单独设置党组的先例。这直接显示了国家能源局的独立性。
业内人士称“从最终确定方案来看,司局设置比较多,人员比较少。100多人的编制,符合一般局级单位的惯例。”不过,显然国家能源局希望能够做到“小编制管大能源”的格局。
国家能源局使命重大:一方面国际油价高涨,国内煤价去年至今几乎是翻了一番;另一方面,国内能源利用率一直很低,浪费严重。张国宝兼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时就表示,能源局不谋求定价权,职责是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承担国家能源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上述国家信息中心的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从国家能源局人员编制看,该局将把握‘规划’、‘标准’和‘协调’工作,能源涉及到很多交叉部门,还是一个新设的部门,更多需要磨合,现在不适宜把摊子铺得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