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从财政补贴节能灯炮的推广单位省科普信息中心了解到,本月推广重点将从社区居民转向大宗用户。据了解,一些针对社区居民用户的财政补贴节能灯推广计划已经提前完成,像广州市这样的中心城市节能灯推广比预期要理想。
企业只需支付不到一半价钱就可享受政府补贴
“大宗用户是指工矿企业、写字楼、医院、学校、宾馆、商厦、车站、机场、码头、道路等采用照明产品集中的场所。”
据了解,我省相关部门已经发文给各区、县级经贸部门以及部分市直企业,鼓励购买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国家指定供应商佛山照明也已开始通过行业协会,组织行业会议,大力推广政府补贴高效照明产品。
据郑文丰介绍,中央财政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30%对每只高效照明产品给予补贴,大宗用户的实际购买价格不到市场价的一半。佛山电器销售经理张开明解释,一支T5支架14W,市场零售价要40多元,经政府补贴后,大宗用户只需付17.5元。
大宗用户采购补贴节能灯有点“冷”
省科普信息中心主任郑文丰告诉记者,与市民购买热情高涨相比,大宗用户则有点“冷”。据了解,拿广州为例,到目前为止针对大宗用户的推广任务只完成了10万支,还余30万支,主要是T8三基色日光灯和T5支架一体化日光灯。
“企业往往把我们的推广当成普通的商业行为,对此事还不太了解。”张开明告诉记者,其他省份大宗用户推广效果也不佳,目前大多省份都只完成了30%左右。
他建议,相关推广单位要加强补贴灯的社会认知。政府要配合向大宗用户发文推广。另外,推广中心也应联合行业协会,进一步向大宗用户推广。
日前,为支持城乡居民和大宗用户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在用的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国家决定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使用。广东省在今年6月已全面铺开推广计划。按照计划,首批政府补贴节能灯推广工作将于本月底结束。
政府补贴灯推广不是商业行为
与市民购买热情高涨相比,大宗用户对财政补贴节能灯有点“冷”?记者昨日专门采访相关企业和推广单位发现,在面向大宗用户的推广过程中,企业与推广部门对接不充分,导致推广效果不佳。
大宗单位:运作程序导致无法快速采购
对此,记者采访了十余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其中大部分单位均表示对节能灯推广项目很感兴趣,有些已经在酝酿节能灯改造工程,但很多单位仍存在着种种顾虑。
节能灯的节能效果、照明质量、使用成本以及使用寿命等信息及其真实性是目前各大单位最为关注的问题。
某大型医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目前对节能灯是否真正节能表示怀疑。根据其自行进行的实验显示,节能灯的用电量的确比普通灯要少,但是通过亮度对比,发现节能灯的亮度稍不如普通灯,如果是通过损失亮度来减少用电量,虽然节了能,但却会影响实际使用功能。所以他们还在进行进一步论证,未能下定改造决心。
另外,许多单位迟迟未能引进节能灯,并非是对此项目本身不认同,而是因为各单位都有自己运作的程序,大笔费用的支出都有预算,节能灯的更换可能是上万支灯管的事情,再加上工程的人工费,也是一笔较大的开销,不像普通家庭换2个灯管这么简单,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考虑。
同时记者也看到,一些单位对节能灯推广项目并不清楚,有的不知道有这么回事,有的不知道可以买到政府补贴的低价节能灯。个别单位领导认为节能灯改造工作既花钱又麻烦,以后也不一定能节省多少经费,所以并不支持这一项目。
推广中心:无法与企业决策者面对面
"很多企业都是回复考虑考虑之后,便不见回音,我相信决策者若了解此事,肯定会大力购买高效照明产品。"承担国家补贴节能灯生产任务的供应商佛山照明的相关负责人都告诉记者,由于无法直接与企业老板直接对话,导致解释不充分,推广宣传效果也不佳。
郑文丰一再强调,政府补贴高效照能产品,最终受益人还是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这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
据介绍,国家财政部和发改委于2007年12月20号下发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补贴资金采取间接补贴方式,由财政补贴给中标企业,再由中标企业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减去财政补贴资金后的价格销售给终端用户,最终受益人是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
&nbs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