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城乡居民和大宗用户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在用的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国家决定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高效照明产品的推广使用。 其中,全国今年将推广5000万支高效照明灯具,广东300万支。财政补贴的受益对象包括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用户。
在很多城市,社区居民“抢购”政府补贴节能灯,场面一度失控。但用电大宗用户却不领情。“距离推广截止日不到一个月,大宗用户推广任务只完成四分之一”,广东负责节能灯推广的省科普信息中心负责人说,大宗用户是指工矿企业、写字楼、医院、学校、宾馆、商厦、车站、机场、码头、道路等采用照明产品集中的场所。广州地区针对大宗用户的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有40万支,只完成10万支,还余30万支。中央财政按中标协议供货价格的30%给予补贴,大宗用户的面对如此重点推广的节能灯,为何还不买账?

供应政府补贴节能灯的“佛山照明”的张经理认为,不少企业误以为是节能灯生产商的商业行为,“机关团体要看到政府正式发文后,才慢慢消除这种误会。”另外,也有大宗用户认为,节能灯具一次改造投入太大,浪费原来的灯具。张经理认为,其实大宗用户半年电费就能填补更换灯具的损失。
从事节能产品销售的武汉盛通源科技的许经理认为,企业一次性投入资金购买节能灯对企业来说不是一笔小的开支,一般企业都会计划一段时间,再是企业对节能灯的节电效果和经济效益、投资回报再加重视和理性,目前以大宗用户采购量大,以政府补助后的采购价格在市场上也可以采购到其它品牌非中标厂家的节能灯,因为选择性再大,所以并不像社区居民那样急于“抢购”,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有一种再好的节能模式给大宗用户选择,那就是EM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就是用户不出一分钱,节能服务公司安装灯具,然后再从节省的电费中拿出一部分给节能服务公司,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已经非常普遍,大宗企业用户更愿意用这种方面去达到节能的目的。提供这一项服务的武汉盛通源公司已经成功的对照明用能大户实施了节能改造,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