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行业资讯  中国节能产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国际油价跌破50美元 国内原油价高出50%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08/11/15 14:10:45 用手机浏览

  中国巨额财政刺激计划对商品市场的影响本周日益淡化,昨日,国际油价再度创下22个月最低价,显示投资者对中国需求能否保持强劲表示怀疑。而现货市场表现更为弱势,欧佩克编制的13个原油产地现货报价的加权价格昨日进一步下跌,并且数年来首次回到50美元下方。

    而相比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各大国内油田的原油报价,国际市场的油价已远低于国内市场,两者间差距已扩大至50%。

    纽约油价跌破55美元

    由于美元兑主要贸易国货币的加权汇率指数昨日再度高涨,达到4年前水平,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受压大幅下挫。

    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挂牌的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昨日一路下行,并在盘中创下54.67美元/桶的22个月最低价格。同为国际油价基准的伦敦洲际交易所(ICE)挂牌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昨日更是下探至51.80美元/桶,离高盛等投行普遍预计的油价底线已是咫尺之遥。

    “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财政刺激方案能使国内贫困人群获益,但不能拯救全球商品市场。”JP摩根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日前对媒体表示。

    而美国的原油消费上周也仍然没有改善,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保持平稳,而成品油库存受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继续增加。

    国内原油价仍在70美元之上

    而在国际现货市场上,油价的下跌速度似乎较期货价格有过之而无不及。根据欧佩克昨日公布的数据,包括中东、东南亚以及拉丁美洲等13个原油原产地的石油现货加权平均价格继续下跌,并且数年来首次回到50美元下方,达到47.73美元/桶。

    但记者从易贸咨询获取的信息中了解到,目前国内两大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主要油田的原油报价要远远高于国际市场的水平。

    根据中石油旗下的胜利油田公布的价格信息,11月份该油田出产原油的结算价格大跌至3499元/吨,相比10月份的5003元/吨,跌幅达1504元/吨。

    由于胜利油田的原油密度较小,因此其一吨原油相当于6.93桶,因此11月该油田的结算价格相当于72美元/桶,比欧佩克公布的现货价格高出了50%。

  欧佩克本月将再度减产

    在油价持续暴跌的压力下,欧佩克昨日最终做出决定,考虑于11月底在埃及首都开罗再度举行一次特别会议来讨论如何阻止油价的下跌。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会议与10月在维也纳举行的特别会议在性质和目的上都没有什么区别,再加上欧佩克此前也多次表示在12月份之前会增加一次减产的机会,因此市场人士预计本月底再度减产的可能性非常大。

    “欧佩克这次很有可能再次减少100万桶的日产能。”中国国际期货原油分析师刘亚琴表示。

    油价反弹预期进一步升温

    在欧佩克不断减少原油产量的背景下,业界普遍认为这种减产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延续,并且很可能使得国际原油产量在未来两年内大幅减少,并且支持原油价格反弹。

    在国际能源署(IEA)本周发表的2008年原油市场展望中预期油价将在未来两年内反弹至100美元上方之后,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认同这一说法,纷纷对原油产量的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预警。

    瑞银集团(UBS)昨日表示,随着供给因全球原油需求稳定的预期而下滑,预计原油价格可能在9到12个月内上涨到90美元/桶,该机构还预计,明年原油均价将达到83美元/桶,2010年达到105美元/桶。

    “如果不进行额外的投资来提高原油产量,原油产量每年将以9.1%的速度下降。到2030年,全球日原油消费量将为1.064亿桶,低于去年所预计的1.163亿桶。”南华期货研究总监段世华认为,持续的减产行为将在经济危机平稳后对油价提供巨大支撑。

    期货

    在欧佩克不断减少原油产量的背景下,业界普遍认为这种减产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延续,并且很可能使得国际原油产量在未来两年内大幅减少,并且支持原油价格反弹。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中国石化董事长:今年国际油价继续下跌
欧佩克或延长减产协议令国际油价上涨
国际油价刷新3个月新高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何处寻底
低油价对节能减排带来负面影响
经济复苏前景不明 油价持续上涨动力匮乏
成品油调价窗口期将至 或因国际油价波动过小而搁浅
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 本周国际油价继续攀升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广告投放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会员服务
最新项目
资金服务
园区招商
展会合作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备1600209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