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像欧美国家一样,屋顶上的光伏电池,能把用也用不完的太阳能变成价格便宜的电?"面对太多这样的发问,新出台的江苏新能源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纲要给出了答案。
"到2011年,实现光伏并网发电每千瓦时2元以内,尽早达到每千瓦时1元的目标……"规划中这短短两句话,尤其令人关注。因 为,目前太阳能发电成本每千瓦时高达4元。参与规划制定的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解读说,通过实施规划,要让江苏变成新能源的"产业强省"和"应用大省",让老百姓真正用得上、用得起新能源。
光伏产业占全国70%、全球25%,从上游的多晶硅、硅片生产到电池组件、光伏应用产品,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8家光伏企业上市;风力发电机和高速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据50%的国内市场……盘点以光伏为龙头的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可谓亮点烁烁。然而,这样的产业规模,作为能源小省的江苏自己用得却很少,99%以上的光伏电池出口。
"产品成本偏高,影响了新能源并网发电的推广应用。国内需求对新能源产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省发改委人士认为,成本高的原因还在于,部分国产化设备质量、性能及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有差距,许多关键设备依赖进口。
建"产业的强省":2008年,全省光伏产业销售780亿元,3年后销售将达3500亿元,三年翻两番多,占整个新能源销售近八成。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合理分工:以徐州、扬州和连云港为重点发展硅材料产业,以无锡、常州、苏州、南京和镇江等地为重点发展光伏垂直一体产品,以苏州、南通等地为重点发展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以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为重点发展光伏生产与检测设备产业,以镇江和泰州等地为重点发展配套材料和集成系统,形成5个超千亿的光伏产业集群。风电装备,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形成400万千瓦整机制造能力;生物质能装备产业和核电装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做"应用的大省",作为龙头的光伏产业在规划中提出了新目标:争取国外订单,扩大省内示范,推进并网发电,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世界光伏产业基地、光伏电站输出基地和全国光伏产品应用示范基地。
这是"一元一度电"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最佳契机。而做到这一点,必须真正把生产成本降下来。近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20元/瓦的补贴。按照规划,江苏省将围绕光伏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建设15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科技创新服务支撑平台,积极筹建省级光伏产业研究院。同时,加快发展千瓦级以上系统集成装备、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规模制造能力;降低材料捐耗,提高转换效率。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