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两岸产业合作新高度
2008年两岸LED产业交流合作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这一年,台湾经济部成立了搭桥专案办公室,开始积极透过搭桥方案建立两岸产业合作模式,营造更开放、更友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进而创造两岸合作商机,共同协助两岸厂商进行全球布局,创造产业双赢局面。经过会谈,双方从15个备选方案中优选了合作基础较好的4个项目作为首批合作示范项目,LED是其中之一。
2009年6月9日~10日,首届“两岸LED照明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台北圆山饭店正式举行。科技部高新司冯记春司长担任荣誉团长,率大陆产学研代表80余人与台湾地区
200多家参与厂商进行了广泛交流,海峡两岸首次达成了六点共识和五项具体合作意向。
六点共识为:第一,两岸建立常态化产业合作及交流机制,双方成立行动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共同推动交流与合作项目:“两岸LED照明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每年举办一次,由两岸轮流举办;第二,两岸共建半导体照明产业链,优化两岸产业布局:共同参与“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工作,共建具有国际品牌的半导体照明厂家;第三,两岸共建半导体照明产业联盟,进行共性技术研发,加强产业战略研究与人才交流,建立两岸半导体照明信息平台;第四,两岸共建半导体照明专利库,建立知识产权互惠机制,达成共识,实现双赢;第五,两岸建立标准化工作机制,共同制定半导体照明产业标准,实现两岸半导体照明标准化组织的合作;第六,两岸共同设置半导体照明检测验证平台,展开检测技术、测试方法及检测设备等研究,实现检测结果互认。
五项具体合作意向包括:第一,两岸协商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半导体照明检测机制,开展测试技术和方法研究,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检测平台,逐步协商两岸标准化工作交流沟通机制,推进标准规范制定工作;第二,制定两岸半导体照明专利策略,共建专利预警机制,专利布局,探索专利交互授权与优先共享机制;第三,以国际市场为目标,两岸技术优势互补,分工开发高效率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制程新技术,创新应用商机,结合可靠度研究,进行规划性的半导体照明试点合作,加速实用化,逐步建立华人半导体照明自主知识产权;第四,推动产业投资,研议两岸共同合作成立世界级半导体照明企业;第五,成立工作组,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建两岸半导体照明资讯平台,展开产业策略研究、人才培训及会议展览等工作。
“严格地说,过去两岸经贸往来主要是企业行为。这次是两岸在高层面上达成的产业合作共识,内容包括双方共同制定标准、合作研发,共同打造品牌。”高志前认为此次合作意义重大。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对两岸贸易增长带来了较大冲击,但在危机当中我们更是看到了两岸经济贸易广泛合作的新机遇,尤其是对于LED这样一个具有高成长性、市场前景广阔、两岸具有很强互补优势的产业,在产业标准制定、产业链协作、技术与人才合作交流等领域都大有可为。”台湾经济部技术处副处长、经济部搭桥专案办公室副执行秘书林全能对两岸合作充满了希望。
对于下一步工作,高志前指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索解决,如双方如何实现利益共享、如何建立协调机制等,这些制度和操作上的问题都需要在合作中摸索。通过LED示范合作项目,我们将探索和总结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式与机制,为以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产业合作积累经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